7月15日,記者從三峽集團獲悉,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主體工程已進入調試階段,力爭今年底投產發電。
總臺央視記者 古峻嶺:這里是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目前主體工程已經進入調試階段。它不僅在有陽光時可以正常發電,還可以借助熔鹽將多余的太陽能儲存起來,實現24小時穩定不間斷電力輸出。
這個位于甘肅瓜州的光熱儲能電站,設置兩個相鄰吸熱塔,共用一臺汽輪發電機,塔下安裝了近3萬塊的定日鏡,采光面積達80萬平方米,電站利用這些跟蹤太陽轉動的鏡子,把太陽光聚集到吸熱塔中加熱熔鹽,從而帶動汽輪機發電。
三峽集團瓜州光熱儲能項目經理 溫江虹:項目采用了雙塔雙鏡場的設計,位于兩個鏡場中間區域的定日鏡可以服務于任何一個吸熱塔,在同等邊界條件下可提升約24%的光學效率,并配備了6小時熔鹽儲熱系統,具有儲熱時間長、響應速度快、輸出功率穩定等特點,調峰性能更優。
今年底投產發電后,光熱儲能電站將作為基礎調節電源,與周邊光伏和風電形成總裝機規模70萬千瓦的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將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打捆外送,年發電量將達到18億度,減排二氧化碳約153萬噸。
記者探訪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
作為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它有哪些特點和不同呢?一起跟隨總臺央視記者去現場探訪一下。
總臺央視記者 古峻嶺:這里的每一組鏡面,都可以自由轉動,就像是向日葵那樣追逐著太陽一天當中的運行軌跡。從而將更多的陽光轉變成綠色的電能。
鏡面非常高清,工作人員介紹,它們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超白玻璃。反射效率可以達到94%,從而將更多的陽光反射到吸熱塔上,大幅提升發電效率。
在高聳的吸熱塔底下,有兩個巨大的儲罐,里邊裝的就是我手里這種熔鹽,它的沸點是600℃,我們知道水的沸點是100℃,所以這個液態的熔鹽比水能儲存多幾倍的熱量。白天通過吸熱塔收集的太陽能,就會以熱能的形式儲存在這個液態的熔鹽里,實現24小時穩定不間斷電力輸出。
從這個效果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光熱儲能電站的全貌。它是由兩個巨大的圓形陣列組成。每一個陣列中心,都會有一個約200米高的吸熱塔。這兩個巨大的陣列就像兩面凹面鏡,把陽光都反射到中心的這個吸熱塔上。
這兩個圓形陣列中間還有一部分是重合的,這一部分的鏡面可大有講究。它可以自由轉動,在上午東邊這個陣列陽光比較好的時候,這個鏡面會轉過來把陽光更多的反射到東塔上;到了下午,西邊的陣列陽光更好,它又會轉回來把陽光反射到西塔上。
與傳統的單塔光熱電站相比,這種雙塔甚至是多塔的設計,則可以不受裝機容量的限制。同時它的發電效率、發電量以及儲能量都會大幅提升。
光熱發電迎來規模化發展
隨著我國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開啟大規模建設,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也拉開序幕。
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海西基地和青豫直流二期的光熱項目正在建設中。目前,定日鏡安裝數量超過九成,預計今年9月底并網發電。
在新疆,中國能建哈密5萬千瓦光熱示范項目逐步完成關鍵設備技術改造工作,世界單期最大的150萬千瓦哈密光熱儲能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面啟動。
截至2023年底,我國共有11座光熱電站并網發電,裝機容量570兆瓦。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電工程咨詢院副院長 胡文平:光熱發電集儲能、發電于一身,具有出力穩定、調節靈活的特點,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傳統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隨著我國大規模新能源機組占比不斷提高,光熱這樣高穩定性的可再生能源也迎來了規模化發展。
國家能源局表示,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左右。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電工程咨詢院副院長 胡文平:光熱發電技術還有比較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可以使光熱承擔起儲能、支撐電源和系統穩定器等多重角色,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總臺央視記者 古峻嶺:這里是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目前主體工程已經進入調試階段。它不僅在有陽光時可以正常發電,還可以借助熔鹽將多余的太陽能儲存起來,實現24小時穩定不間斷電力輸出。
這個位于甘肅瓜州的光熱儲能電站,設置兩個相鄰吸熱塔,共用一臺汽輪發電機,塔下安裝了近3萬塊的定日鏡,采光面積達80萬平方米,電站利用這些跟蹤太陽轉動的鏡子,把太陽光聚集到吸熱塔中加熱熔鹽,從而帶動汽輪機發電。
三峽集團瓜州光熱儲能項目經理 溫江虹:項目采用了雙塔雙鏡場的設計,位于兩個鏡場中間區域的定日鏡可以服務于任何一個吸熱塔,在同等邊界條件下可提升約24%的光學效率,并配備了6小時熔鹽儲熱系統,具有儲熱時間長、響應速度快、輸出功率穩定等特點,調峰性能更優。
今年底投產發電后,光熱儲能電站將作為基礎調節電源,與周邊光伏和風電形成總裝機規模70萬千瓦的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將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打捆外送,年發電量將達到18億度,減排二氧化碳約153萬噸。
記者探訪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
作為全球首個“雙塔一機”光熱儲能電站,它有哪些特點和不同呢?一起跟隨總臺央視記者去現場探訪一下。
總臺央視記者 古峻嶺:這里的每一組鏡面,都可以自由轉動,就像是向日葵那樣追逐著太陽一天當中的運行軌跡。從而將更多的陽光轉變成綠色的電能。
鏡面非常高清,工作人員介紹,它們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超白玻璃。反射效率可以達到94%,從而將更多的陽光反射到吸熱塔上,大幅提升發電效率。
在高聳的吸熱塔底下,有兩個巨大的儲罐,里邊裝的就是我手里這種熔鹽,它的沸點是600℃,我們知道水的沸點是100℃,所以這個液態的熔鹽比水能儲存多幾倍的熱量。白天通過吸熱塔收集的太陽能,就會以熱能的形式儲存在這個液態的熔鹽里,實現24小時穩定不間斷電力輸出。
從這個效果圖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光熱儲能電站的全貌。它是由兩個巨大的圓形陣列組成。每一個陣列中心,都會有一個約200米高的吸熱塔。這兩個巨大的陣列就像兩面凹面鏡,把陽光都反射到中心的這個吸熱塔上。
這兩個圓形陣列中間還有一部分是重合的,這一部分的鏡面可大有講究。它可以自由轉動,在上午東邊這個陣列陽光比較好的時候,這個鏡面會轉過來把陽光更多的反射到東塔上;到了下午,西邊的陣列陽光更好,它又會轉回來把陽光反射到西塔上。
與傳統的單塔光熱電站相比,這種雙塔甚至是多塔的設計,則可以不受裝機容量的限制。同時它的發電效率、發電量以及儲能量都會大幅提升。
光熱發電迎來規模化發展
隨著我國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新能源基地開啟大規模建設,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也拉開序幕。
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海西基地和青豫直流二期的光熱項目正在建設中。目前,定日鏡安裝數量超過九成,預計今年9月底并網發電。
在新疆,中國能建哈密5萬千瓦光熱示范項目逐步完成關鍵設備技術改造工作,世界單期最大的150萬千瓦哈密光熱儲能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面啟動。
截至2023年底,我國共有11座光熱電站并網發電,裝機容量570兆瓦。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電工程咨詢院副院長 胡文平:光熱發電集儲能、發電于一身,具有出力穩定、調節靈活的特點,是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傳統能源的有效手段之一。隨著我國大規模新能源機組占比不斷提高,光熱這樣高穩定性的可再生能源也迎來了規模化發展。
國家能源局表示,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左右。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電工程咨詢院副院長 胡文平:光熱發電技術還有比較大的潛力可以挖掘,可以使光熱承擔起儲能、支撐電源和系統穩定器等多重角色,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