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畝治沙項目實現全面覆綠
6月26日,中廣核新疆和田萬畝治沙項目實現全面覆綠。放眼望去,成片的狼尾草破土而出,標志著中廣核在產業融合發展實踐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據悉,2023年6月8日,中廣核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由中廣核推進建設清潔能源大基地和成規模的產業基地。
根據協議內容,中廣核在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建設了萬畝沙漠土壤化改造試驗示范項目,總覆蓋面積1萬畝,包括管線水路施工、10千伏供電系統、土壤化改造、耐旱作物種植、1兆瓦自發自用光伏等。通過防風固沙、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牧草種植,中廣核實現了連片沙地的防沙固沙與綠化覆蓋,為當地帶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景觀的持續改善,推動了當地旅游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每年可新增苜蓿等干草飼料供應約3000噸,可滿足400頭牛或5000只羊的飼草要求,能夠帶動當地稅收和就業,增加農戶和養殖企業的收入。 此外,中廣核于2023年12月29日完成了洛浦100萬千瓦光伏項目的建設投運,該項目僅用不到6個月就實現了從核準到投運的全過程,刷新了全國百萬千瓦級光儲項目的建設速度紀錄。
該項目帶動了洛浦2000余名少數民族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人均增收超過2萬元,同時項目周邊自發形成了“巴扎”,為戈壁荒漠增添了煙火氣息。
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
中廣核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在風電、太陽能、光熱、儲能、抽水蓄能等領域全面布局,通過積極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批“光伏治沙”“漁光互補”“海上風電+海洋牧場”“農光互補”等生態示范項目。
在沙漠書寫綠色傳奇。從2018年開始,中廣核就著手沙漠化治理,成功將沙海轉變為綠洲,展現了顯著的治沙成效。在庫布其沙漠腹地,采用“種樹+種草+養殖+發電”一體的生態光伏產業模式,建成6座光伏電站,裝機容量82萬千瓦,有效治沙3.4萬畝,既解決了周邊民用燃料缺乏的問題,也增加了人工植被覆蓋率。
奏響生態惠民“漁光曲”。采用“漁光互補”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通過在水面上方架設光伏板,下方水域進行魚蝦養殖,形成了“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的綜合利用新模式,實現了電力生產和漁業養殖的雙重收益。光伏板可以遮光降溫,抑制藻類繁殖,進而能夠提高水產養殖的產量。
立體式開發海洋資源。創新實施“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采用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利用養殖水域的物質和能量、生物間的生態互利性及養殖水域對養殖生物的容納量,合理搭配魚類、蝦蟹類、濾食性貝類、大型藻類等不同營養級生物的比例,使其中一種養殖生物能夠利用另一種養殖生物的代謝產物,不僅減少了廢物排放,還提高了養殖生物的生長速度和品質。
產業幫扶取得碩果。為走好光伏發電與農業增收的雙贏之路,中廣核積極探索“農光互補”的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實現了“一地兩用”,輻射帶動了當地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在河北平鄉光伏電站利用農業大棚之間空隙建設光伏陣列,提高了土地的綜合利用價值;在湖北符莊光伏電站在光伏板下種植西瓜、蘇子、大蔥、高粱等多種經濟作物,以及甘藍、花菜、水果蘿卜等果蔬共計約1400畝,解決了當地300余人的就業;在安徽霍邱竹園光伏電站為方便開展種植,光伏區組件設計最低點離地高度2.5米,電纜采用高橋架進行敷設,最大程度方便機械化種植。
中廣核新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利用先進技術和創新模式,探索更多高效、環保、可持續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為實現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