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新質生產力正不斷推動傳統產業“脫胎換骨”。制造業轉型的步伐加快,輕工、冶金等傳統產業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賦能下改造升級。截至2023年底,全市兩化融合指數達到108.5,位居全國第七。同樣,自2018年本市出臺支持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來,市、區兩級財政安排資金56.25億元,累計支持8批近3000個項目,極大促進了智能制造和智能科技產業發展。
在天津,新質生產力正持續推動新興產業“強筋壯骨”。智能科技、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按下“快進鍵”。2023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含智能制造)總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到43.5%,航空航天、汽車產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天津,新質生產力正加速實現未來產業“生肌長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腦機接口、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行業向“新”而行,搶先布局新賽道。2023年,本市通用航空和無人駕駛航空制造業產值約達20億元。
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天津有基礎有實力,也更信心百倍。就拿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來說,其蓬勃發展有目共睹,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和政策激勵,千余家鏈上津企在創新“舞臺”上加大科技研發,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更為培育新質生產力聚能增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近年來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而線控底盤技術作為新能源汽車控制與執行的關鍵部件,既是汽車智能化最關鍵的核心之一,也是難度最大、最難攻克和突破的。縱觀國內,直至現在,大部分線控底盤市場依然被國外巨頭所占據,因此它也被業內人士公認為國產整車智能化的最后一塊“洼地”,亟須突破解決。在天津,就有一家乘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跟隨中科院電工所落戶東麗區的企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天津中科華盈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華盈”)實驗室見到董事長劉杰時,他正和同事一起對一款新研發的汽車底盤進行可靠性實驗:“這是我們根據客戶需求,對用于新能源無人車的智能線控底盤進行的升級研發。在保證可靠性、降低故障率的同時,讓控制更精準、響應速度更快,也更節能、高效。全國不少城市里常見的環衛車、觀光車、無人配送車,或是用于開山修路的智能叉車、礦山機械、電動重卡等,都在應用我們的產品。”他表示,中科華盈如今技術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梯隊,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控產品供貨量最大的企業之一。
放眼全國,能讓智能線控底盤兼具集成性更強、安全性更高的企業為數不多。劉杰告訴記者,中科華盈在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器這個細分賽道深耕九年,始終堅持自主研發,“在積累一定客戶后,我們還與整車廠同步開發,讓新品第一時間送進應用場景‘檢驗’,可以說是邊研發邊實驗邊改進,極大提升了研發效率,也更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同時,市工信局等政府部門也在不遺余力支持企業發展,企業不僅拿到智能制造相關資金支持,最近還在工信部門的“牽線搭橋”下與國企天津光電集團有限公司“結識”,雙方正在洽談合作,以期未來更好發展。
聚焦天津,2023年,本市汽車產業產值實現歷史新高,達2700億元,增長10.4%。全年整車產量達到89.3萬輛,增長13.6%,新能源整車生產6.2萬輛,增長208.5%。目前,本市汽車產業從業人數已達13萬人,成為制造業行業從業人數第一大主體;擁有汽車企業超過10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393家,形成了從整車制造到核心零部件完整的產業鏈條。
與此同時,京津冀汽車產業協同發展走深走實。2023年,三地工信部門共同建立了三地產業協同專題工作組輪值組長制和重點產業鏈群聯合培育工作機制,推動“六鏈五群”共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作為“六鏈”之一,三地還共同公布了京津冀三地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圖譜,印發聯合招商工作方案,舉辦多場汽車產業鏈撮合對接活動,持續對接小米汽車、理想汽車、北京奔馳等整車項目,目前全市已超過120家零部件企業成為北京整車企業的供應商。中科華盈近期就與北京環衛集團接洽,力爭為“北京研發,天津轉化”貢獻力量。
“我們將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把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推動天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市將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一批產業鏈創新聯合體,推動更多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同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輕工、冶金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使全產業發力新質生產力。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