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合肥還被很多人調侃為“大縣城”,GDP在全國城市排名80開外。但在今天,這座城市不僅已經逆襲進入了“GDP萬億俱樂部”,還以極其硬核的科技創新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科技之都”。
從集成電路到量子科技、核聚變、新能源汽車乃至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但凡科創前沿高頻出現的名字,幾乎都可以在合肥找到相應產業乃至應用場景。這座“科里科氣”的城市何以能凝聚如此之多的科創元素,并快速地推動其產業化?
5月底,帶著這些問題,長三角“新”探采訪團記者走進合肥,探尋這里的“新新向榮”是如何煉就的。
一場創新論壇,彰顯“科創策源力”
科大硅谷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近年來聞名全國的“新興產業聚集地示范工程”,走進這個“科技創新策源地”的采訪當天,記者適逢其會地參加了一場以“長三角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為主題的論壇。
單晶垂直晶體管技術應用、智聯網汽車、人形機器人、車機手機一體化……主題分享的議題都是新興產業最前沿的應用,上臺的嘉賓從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到上市公司高管,有一半以上的嘉賓在自我介紹時都會說上一句“我是XX屆的科大校友”。
隨著這場論壇的舉行,國內知名的科技產業投資服務機構云岫資本在科大硅谷設立的云岫創新單元(該公司全球科創總部)正式開園,該園區也是科大硅谷所打造的36個精品創新單元之一。云岫資本品牌部負責人楊若臨告訴記者,作為科大硅谷的首批“全球合伙人”,云岫資本入駐科大硅谷后,將充分發揮自身產業投行的生態位優勢,深度鏈接中科大、投資機構以及科創領域的企業家,共同構建完善的創新生態系統。
A股上市公司宿遷聯盛董事長、溫商項瞻波便是云岫資本為科大硅谷引進的企業家資源之一。在當天的論壇上,他不僅與科大硅谷母基金等機構共同發起了該園區第一只總規模5億元的硬科技產業基金,還受聘成為了該園區的首批創業導師。
“過去我們做傳統制造業都是抱著做長久的心態,早幾個月或遲幾個月投幾乎沒有差別,但今天追逐新領域、新技術卻完全不一樣,時間就是一切,可能過一年,你的好技術就被迭代了。”項瞻波分享了他從光穩定劑領域進入儲能液流電池新領域的感受。他認為,創新元素高度集聚的科大硅谷,已經是目前國內最好的“追新地”之一。
近些年合肥產業圖譜的變遷,正是這句話極佳的注腳。從早期打造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到城市應急安全、智能終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及至今天快速崛起、如火如荼的量子產業、空天信息、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產業,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重點新興產業。而作為合肥科創的主要策源地,科大硅谷在一年多時間里,便實現了落地創新型企業1391家,集聚各類基金200多支,總規模超過2300億元;擁有全市近43%的量子企業、50%的合成生物企業、55%的空天信息企業。
一批新應用場景,讓“未來產業”走進生活
如此眾多的戰新產業、未來產業,又是如何從實驗室里的“硬核科技”“前沿技術”走進市場、走入人們的生活,進而成為生機勃勃的新興產業?合肥以場景應用創新為抓手,進行了全領域、全市域、全流程的場景創新。
2022年5月,合肥成立了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面向全市的新興產業,開展“為產品找場景、為場景找場景”的“雙找”工作。
“我們每個季度發布一次清單,為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及大企業集團等業主方的各種智能化應用訴求‘張榜招賢’,也為本地各新興領域中的優秀企業做能力背書。”合肥場景創新促進中心運營總監賀世節向記者出示了今年4月發布的最新場景清單手冊,其中包括20個機會清單(應用訴求),如“駱崗公園人形機器人智能示范”“合肥交警無人機交通治理”等。另有30個能力清單,則展示當地科技企業的最新突破,如合肥高新區全芯智造技術有限公司的“新一代半導體制造計算光刻系統”,該能力被表述為“有效解決國內制造EDA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的困境,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成功實現28nm、14nm國產替代……”
從全市業主方收集各種場景應用訴求,經過專家論證后形成機會清單。據介紹,該中心成立兩年以來,已收集了900多個應用訴求,最終形成了520多項機會清單,并促成了業主方與當地科創企業500余項合作,累計實現的訂單金額超5億元。
賀世節認為,從兩年的實踐看,場景清單特別是機會清單的發布給合肥新興領域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市場實踐機會,極大加速了他們孵化成熟的進度,除了幾家頭部企業外,新興領域的企業普遍都有估值不低,但研發重于營銷、市場應用普遍不廣等特征,以機會清單為指引,他們可以接觸大量的業主單位,獲得的應用機會實際上遠遠大于清單所列出的那些。
“在今年發布的清單里,我發現了至少有七八個場景,都是我們企業可進行合作的方向。”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發現了他們所研發的量子點光譜傳感器在合肥城市智能環保、數智化應用上有著不少機會,如今已快速著手在合肥設立技術中心。
在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儲能等領域,合肥所推出的“應用機會”越來越豐富,正吸引了大量從業企業的關注。比如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該市推出的測試道路已累計達到1096公里,涵蓋乘用車、商用車、低速無人車等多個細分領域,已接入智能網聯測試車輛170輛,新能源汽車數據11萬輛。
“新場景不僅激發了創新活力,更成為了合肥招商引資中的一項利器。”賀世節說。
一股科創“新”風,賦能溫州產業發展
合肥所勁吹的“新風”,在肥溫商們感受特別強烈。
“我一定要帶你轉一圈,這些年合肥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從量子企業云集的合肥高新區量子大道到各種智能化運用讓人目不暇接的駱崗公園,皖溫商黨工委書記、合肥溫州商會會長陳建感慨著十多年來,自己見證了合肥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來,合肥的溫商企業同樣也在向新而行。陳建告訴記者,目前在合肥發展的溫商企業主要涉足電氣、機械制造、投資、貿易等傳統產業,隨著近些年合肥產業“新風”不斷,在肥溫商也紛紛加速轉型升級、智能化改造的進程,目前很多會員已成為各自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合肥優越的創新生態不僅能推動在肥溫商的轉型發展,同樣也能鏈接和賦能溫州產業,為溫州的強城行動提供助力。”陳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合肥溫州商會積極對接中科大資源,目前已聯系了十余家由中科大博士所主導的科創項目。這個月,商會將正式啟動“中科大博士溫州行”活動,為兩地搭建起未來產業互動交流的橋梁。
城市名片
第二站 合肥
合肥是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近十年來,合肥的GDP從2014年的0.53萬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1.27萬億元,增長2.4倍,躋身“新一線城市”。始終以科技創新作為發展主引擎,不遺余力支持科技創新,是合肥快速崛起的關鍵所在。
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穩態強磁場、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合肥已有、在建和預研的大科學裝置數十個。目前,合肥還在高標準建設面積19.2平方公里的“未來大科學城”。
聚焦科技引領,創新動能持續增強,目前合肥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三大產業入選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語音產業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新型顯示、智能家電、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六大千億新興產業集群正在快速崛起。全國50%的新能源叉車、20%的液晶顯示屏、8.5%的新能源汽車、5%的光伏組件來自“合肥制造”
從集成電路到量子科技、核聚變、新能源汽車乃至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但凡科創前沿高頻出現的名字,幾乎都可以在合肥找到相應產業乃至應用場景。這座“科里科氣”的城市何以能凝聚如此之多的科創元素,并快速地推動其產業化?
5月底,帶著這些問題,長三角“新”探采訪團記者走進合肥,探尋這里的“新新向榮”是如何煉就的。
一場創新論壇,彰顯“科創策源力”
科大硅谷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近年來聞名全國的“新興產業聚集地示范工程”,走進這個“科技創新策源地”的采訪當天,記者適逢其會地參加了一場以“長三角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為主題的論壇。
單晶垂直晶體管技術應用、智聯網汽車、人形機器人、車機手機一體化……主題分享的議題都是新興產業最前沿的應用,上臺的嘉賓從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到上市公司高管,有一半以上的嘉賓在自我介紹時都會說上一句“我是XX屆的科大校友”。
隨著這場論壇的舉行,國內知名的科技產業投資服務機構云岫資本在科大硅谷設立的云岫創新單元(該公司全球科創總部)正式開園,該園區也是科大硅谷所打造的36個精品創新單元之一。云岫資本品牌部負責人楊若臨告訴記者,作為科大硅谷的首批“全球合伙人”,云岫資本入駐科大硅谷后,將充分發揮自身產業投行的生態位優勢,深度鏈接中科大、投資機構以及科創領域的企業家,共同構建完善的創新生態系統。
A股上市公司宿遷聯盛董事長、溫商項瞻波便是云岫資本為科大硅谷引進的企業家資源之一。在當天的論壇上,他不僅與科大硅谷母基金等機構共同發起了該園區第一只總規模5億元的硬科技產業基金,還受聘成為了該園區的首批創業導師。
“過去我們做傳統制造業都是抱著做長久的心態,早幾個月或遲幾個月投幾乎沒有差別,但今天追逐新領域、新技術卻完全不一樣,時間就是一切,可能過一年,你的好技術就被迭代了。”項瞻波分享了他從光穩定劑領域進入儲能液流電池新領域的感受。他認為,創新元素高度集聚的科大硅谷,已經是目前國內最好的“追新地”之一。
近些年合肥產業圖譜的變遷,正是這句話極佳的注腳。從早期打造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到城市應急安全、智能終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及至今天快速崛起、如火如荼的量子產業、空天信息、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產業,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重點新興產業。而作為合肥科創的主要策源地,科大硅谷在一年多時間里,便實現了落地創新型企業1391家,集聚各類基金200多支,總規模超過2300億元;擁有全市近43%的量子企業、50%的合成生物企業、55%的空天信息企業。
一批新應用場景,讓“未來產業”走進生活
如此眾多的戰新產業、未來產業,又是如何從實驗室里的“硬核科技”“前沿技術”走進市場、走入人們的生活,進而成為生機勃勃的新興產業?合肥以場景應用創新為抓手,進行了全領域、全市域、全流程的場景創新。
2022年5月,合肥成立了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面向全市的新興產業,開展“為產品找場景、為場景找場景”的“雙找”工作。
“我們每個季度發布一次清單,為政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及大企業集團等業主方的各種智能化應用訴求‘張榜招賢’,也為本地各新興領域中的優秀企業做能力背書。”合肥場景創新促進中心運營總監賀世節向記者出示了今年4月發布的最新場景清單手冊,其中包括20個機會清單(應用訴求),如“駱崗公園人形機器人智能示范”“合肥交警無人機交通治理”等。另有30個能力清單,則展示當地科技企業的最新突破,如合肥高新區全芯智造技術有限公司的“新一代半導體制造計算光刻系統”,該能力被表述為“有效解決國內制造EDA領域長期依賴進口的困境,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成功實現28nm、14nm國產替代……”
從全市業主方收集各種場景應用訴求,經過專家論證后形成機會清單。據介紹,該中心成立兩年以來,已收集了900多個應用訴求,最終形成了520多項機會清單,并促成了業主方與當地科創企業500余項合作,累計實現的訂單金額超5億元。
賀世節認為,從兩年的實踐看,場景清單特別是機會清單的發布給合肥新興領域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大量的市場實踐機會,極大加速了他們孵化成熟的進度,除了幾家頭部企業外,新興領域的企業普遍都有估值不低,但研發重于營銷、市場應用普遍不廣等特征,以機會清單為指引,他們可以接觸大量的業主單位,獲得的應用機會實際上遠遠大于清單所列出的那些。
“在今年發布的清單里,我發現了至少有七八個場景,都是我們企業可進行合作的方向。”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相關人員發現了他們所研發的量子點光譜傳感器在合肥城市智能環保、數智化應用上有著不少機會,如今已快速著手在合肥設立技術中心。
在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儲能等領域,合肥所推出的“應用機會”越來越豐富,正吸引了大量從業企業的關注。比如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該市推出的測試道路已累計達到1096公里,涵蓋乘用車、商用車、低速無人車等多個細分領域,已接入智能網聯測試車輛170輛,新能源汽車數據11萬輛。
“新場景不僅激發了創新活力,更成為了合肥招商引資中的一項利器。”賀世節說。
一股科創“新”風,賦能溫州產業發展
合肥所勁吹的“新風”,在肥溫商們感受特別強烈。
“我一定要帶你轉一圈,這些年合肥的變化實在太大了。”從量子企業云集的合肥高新區量子大道到各種智能化運用讓人目不暇接的駱崗公園,皖溫商黨工委書記、合肥溫州商會會長陳建感慨著十多年來,自己見證了合肥翻天覆地的變化。
近年來,合肥的溫商企業同樣也在向新而行。陳建告訴記者,目前在合肥發展的溫商企業主要涉足電氣、機械制造、投資、貿易等傳統產業,隨著近些年合肥產業“新風”不斷,在肥溫商也紛紛加速轉型升級、智能化改造的進程,目前很多會員已成為各自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合肥優越的創新生態不僅能推動在肥溫商的轉型發展,同樣也能鏈接和賦能溫州產業,為溫州的強城行動提供助力。”陳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合肥溫州商會積極對接中科大資源,目前已聯系了十余家由中科大博士所主導的科創項目。這個月,商會將正式啟動“中科大博士溫州行”活動,為兩地搭建起未來產業互動交流的橋梁。
城市名片
第二站 合肥
合肥是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制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近十年來,合肥的GDP從2014年的0.53萬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1.27萬億元,增長2.4倍,躋身“新一線城市”。始終以科技創新作為發展主引擎,不遺余力支持科技創新,是合肥快速崛起的關鍵所在。
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穩態強磁場、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合肥已有、在建和預研的大科學裝置數十個。目前,合肥還在高標準建設面積19.2平方公里的“未來大科學城”。
聚焦科技引領,創新動能持續增強,目前合肥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三大產業入選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智能語音產業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新型顯示、智能家電、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六大千億新興產業集群正在快速崛起。全國50%的新能源叉車、20%的液晶顯示屏、8.5%的新能源汽車、5%的光伏組件來自“合肥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