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光伏產業實現了超預期發展。在中上游一片火熱之際,下游電站端也風起云涌。民營電站的市場格局,已悄然生變!
隨著協鑫新能源7座光伏電站花落徐州國投環保,進行戰略瘦身的協鑫,手中的電站規模已調整到約最頂峰一半水平;在領跑者和分布式電站不斷發力的正泰新能源,電站規模悄然跨過了5GW的門檻;從晶科能源拆分登錄A股的晶科科技(SH:601778),也在光伏電站領域不斷攻城略地......
巨頭之間的微妙變化,預示著風向。從2013年高歌猛進,到2018年拋售潮,再到平價上網前夕的戰略競爭,民營光伏電站的市場格局在不斷變化中。每一次市場大調整,有人在進擊、有人在撤離,并伴隨著王者之冠的更替。
在“十四五”即將到來的平價光伏時代,民營電站的市場走向在哪里?誰又將成為真正的王者?
城頭變幻大王旗
相對于光伏上中游環節,光伏電站投資體量大、回報周期長,且需要大量現金流做支撐。在前幾年高補貼的刺激下,民營光伏企業紛紛入場“撈金”。隨著補貼的退坡、拖欠以及2018年531新政,民營光伏電站陷入發展低潮期。
步入2020年,民營光伏電站投資又悄然火熱起來,“你方唱罷我登場”,眾多實力玩家紛紛入局。并且,也呈現出一些新特征。
5月19日,晶科科技正式敲響了登錄A股的鐘聲,成為了今年光伏電站上市第一股。與此同時,也彰顯著晶科對光伏電站業務的進擊之心。
晶科科技拆分自晶科能源(紐交所代碼:JKS)的光伏電站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晶科科技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約3067.01MW,其中地面式電站2266.34MW,屋頂式電站800.67MW,居于國內光伏電站開發運營行業的前列。
當晶科科技將電站體量提升到3GW之際,正泰新能源則跨過了5GW的門檻,并加速開啟了光伏電站的另一番天地。
與其他光伏電站企業不同,正泰新能源是以分布式項目為主的民營光伏發電企業。近幾年來,領跑者項目、戶用項目、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投資中,均可找到正泰新能源的身影。
據相關統計,截至2020年9月份,正泰新能源集中式電站裝機為1067.55MW,分布式電站裝機為3508.55MW,總裝機達到了5116.1WM,分布式電站占比達到了68.5%。
除此之外,天合光能、隆基股份、通威集團等光伏巨頭,也紛紛加速向下游電站業務延伸。在全產業鏈布局的大趨勢下,民營光伏電站在2020年迎來了一個進擊小高潮。
就在民營光伏電站入場之聲一浪高過一浪之際,曾經的民營電站一哥——協鑫新能源,繼續著已持續了兩年的戰略轉型,不斷拋售手中的光伏電站,成為急流勇退的代表企業。
從2016年起,協鑫新能源便成為了僅次于國家電投的全球第二大光伏發電企業,第一大民營光伏發電企業。這個榮譽,也一直保持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
2018年初,協鑫新能源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8GW,成為民營電站巨無霸。531新政后,其開始戰略調整,頻繁向國資出售電站資產。從2018年10月到2020年11月,協鑫新能源共計向外出售了10余次電站資產,累計達3055MW。再除去參股電站的相應其它股本對應裝機量,協鑫新能源目前的電站持有量為4GW出頭,僅為巔峰時的一半。
在變幻莫測的光伏電站市場,民營企業以各自方式在這個市場上求生存、求發展,到底哪個路徑是正確的,或許并沒有標準答案,三五年后市場會做出回答!
成本與收益,終是“試金石”
從2007-2008年國家發改委分批次核準4個電站項目開始,民營資本開始進入到光伏發電領域。2013-2018,光伏電站經歷了5年的發展小高潮。這期間,民營電站多是采取以資金和規模換市場、靠補貼拿高收益的模式在發展。
2018年531新政,是一道“分水嶺”,光伏電站市場出現了強烈的“國資入場、民資退場”潮,并一直延伸到2019年。這期間,民營光伏企業因為補貼拖欠問題背上了沉重的資產包袱,光伏電站從“香餑餑”變成了“燙手的山芋”。
而到了2020年,隨著組件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光伏電站基本走通了低補貼和無補貼下的盈利之路,在一些工商業項目上甚至出現了非常可觀的收益。民資也從前兩年的撤退和觀望,轉身開始新一輪的入場熱潮。
民資對于市場的反應最為迅速。在民營電站的帶領下,當下光伏電站在發展趨勢、技術、應用場景等方面,均呈現出新的特點,并代表著電站領域的未來發展方向。看清楚并順應這一趨勢的企業,有望在競爭中跑到前列!
在2013年光伏電站開始井噴式發展,彼時絕大多數為地面集中式電站,分布式的比重微乎其微。但從2018年起,隨著分布式光伏的崛起,其電站項目比重開始逐年增加,并吸引了眾多民資企業不斷加碼。
就未來而言,分布式光伏將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18.7GW,其中,光伏電站10.04GW、分布式光伏8.66GW。分布式新增裝機勢頭強勁,有預測稱在今年年底或者“十四五”開局,可能會趕上集中電站新增裝機量甚至會實現反超!
在技術上,一直以來光伏產業最為先進的技術都是優先運用在集中式電站上,而現在,“鴻溝”在消失。就當下而言,166組件依然是主力,但更多項目開始向182和210組件的采購傾斜,尤其是分布式光伏也在第一時間開始使用210等最先進的組件及逆變器等配套技術創新成果。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天合光能在11月初發布的至尊小金剛系列組件,分布式光伏電站在加速走向超高效、大功率時代。
不同于以往的單純發電、上網、消納模式,光伏電站也在尋求多場景應用和多能融合。例如,無論是集中式電站還是分布式電站,都在積極配套儲能,國家在政策層面也給與支持,優先消納有儲能配套的電站項目。漁光互補、分布式光伏建筑等,都在積極開展并有所進展,光伏+儲能正在成為潮流。
溯本求源,民營光伏企業在電站上的布局,在新趨勢下能夠走多遠,最終還要看成本控制與盈利水平。單純的規模效應,已經不能衡量真正的競爭實力。尤其是在平價時代,重資產的光伏電站要想很好生存,必須要控制好每分每厘的成本。
在即將到來的平價上網時代,誰將成為真正的民營電站之王,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領先的巨頭會繼續快速擴大規模,也將會有更多實力企業入局甚至攪局。誰能最終豎起民營光伏電站之王這桿大旗,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