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世超在群里看到一條消息——
說是國內一個叫貝塔伏特的企業,搞出了個民用的原子能電池,并且馬上就要量產了。
而這個原子能電池,可不是我們平時聽到的鋰電池、鈉電池啥的,動不動就要充電。
它不用維護,自個兒就能發電 50 年,而且還特穩定。
其實這玩意兒看似離譜,但它理論上,是行得通的,也確實已經存在了。它就是把里面放射性材料衰變時的能量,轉換成電能。
在 2018 年,咱們發射的 “ 嫦娥 ” 號探測器,已經用上了原子能電池。
不過因為安全和技術門檻的原因,一直以來它都是軍用或者高精尖領域才能接觸到的玩意,別說量產了,要讓普通人要用上都很費勁。
現在,貝塔伏特說他們把民用版的原子能電池給造出來了,而且明年就能量產。
這要是真成了,基本上就能革了整個電池行業的命。。。
而世超也去他們官網看了看,結果還真像那么回事。電池大概長這樣,比硬幣還要小。
尺寸:15 * 15 * 5 ( mm )
按照介紹,他們選擇了高純度的鎳 -63 ,作為電池里面的發電源。
說之所以選它,一方面是鎳 -63 在衰變的時候,會直接釋放出電子,要放在以前,用钚 -238 ,鋦 -244 及鋦 -242 造電池的時候,還得費老大勁把熱能轉換成電能。
另一方面,鎳 -63 也更安全了,在電池外殼的包裹下,輻射根本就穿不透,而且等半衰期結束后,它還會變成銅的穩定性同位素,回收起來賊方便。
另外電池的功率只有 100 微瓦、電壓 3V ,但好在足夠迷你,能好幾塊串并聯在一起用。
反正貝塔伏特那邊是說,量產之后,在醫療器械、高級傳感器、微型機器人等民用領域都能用。
可能已經有差友在暢想,是不是未來,咱也能用上不用充電的電子設備,甚至新能源車了。
不過世超去研究了下,發現現在的一些消息,還都只是公司那邊說的漂亮話,普通人能用上這個電池,八字還沒一撇呢。
普通人要能在日常的電子設備上用到,企業那邊最起碼還有審批和成本兩大難關要過。
在國內,對于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產品,想要生產也是得經過層層審批,有許可證之后才能產、才能賣。
據芯智訊消息, CEO 張偉也表示,正是因為審核的原因,目前還只能量產小功率的電池。要是拿到許可的話,讓手機不充電、無人機一直飛,根本不是啥大問題。
他有沒有吹牛咱也不太清楚,但世超知道的是,想要讓消費者為原子能電池買賬,除了量產還得看價格。
而里面的鎳 - 63 還屬于是人造核素,直接靠天然采肯定不可行,還得經過后續一系列的加工。
于是我也上各大網站上查了查,然而關于制備鎳 -63 的成本,網上的消息還都停留在兩三年前。
在國際核物理會議 NUCLEUS-2020 上,就有科學家對大規模生產鎳 -63 的成本做了個預估。
當時最可行、也是最便宜的制備方法,就是從 RBMK ( 用于核電站的石墨慢化沸水反應堆 )中生產鎳 - 63 。
然而即使這樣,成本也高得可怕,平均下來制備一塊100 微瓦、電壓 3V 電池,也要16 多萬人民幣在鎳 - 63 上。。。
并且除了鎳 -63 之外,這個電池還要用到金剛石半導體,而金剛石就是我們常說的鉆石,雖說只是薄薄的一層,但要讓電池的容量提升上去,一層肯定也是不夠,把金剛石做薄對工藝也有很高的要求。
反正可以預見的是,相較于現在已經相當成熟的電池產業鏈,生產原子能電池的成本肯定還是要高出一大截。
另外,原子能電池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它的功率永遠都是恒定的,但我們用手機打個游戲,刷個短視頻,功率都會忽高忽低,那也就意味著原子能電池不能直接給手機供電,中間還得加個普通的蓄電池做過渡。
這樣折騰一圈下來,雖說不用給手機充電了,但尺寸也會大一圈,價格肯定也會上漲。
而鎳 -63 這思路,俄羅斯那邊其實也有團隊搞過,像是 2015 年的時候,就已經有媒體報道過,俄羅斯科學家研制出了鎳 -63 核能電池。
但也是因為卡在了成本和量產這塊,所以一直沒有去民用。
有趣的是,世超在翻了貝塔伏特的專利時,還發現了一個華點,這個成果的發明人是一水兒的俄羅斯人。
至于這幾年來,貝塔伏特有沒有在這個技術上有突破,咱也不太清楚了,至少從現有的信息來看,他們根本沒解答成本和量產這兩個問題。
官網上的技術中心界面,也壓根兒沒有生產設備的詳情,就只有產品圖和一些簡單的介紹。。。
能不能如約量產,就只能到時候再看了。
總的來說,民用原子能電池確實是個讓我們普通消費者興奮的點,但在激動的同時,也還是得理性看待。
就目前來看,量產后的原子能電池應用在醫療或者一些比較專業的民用領域,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但要靠它實現所有電子設備的用電自由,世超只能說還不是時候。。。
說是國內一個叫貝塔伏特的企業,搞出了個民用的原子能電池,并且馬上就要量產了。
而這個原子能電池,可不是我們平時聽到的鋰電池、鈉電池啥的,動不動就要充電。
它不用維護,自個兒就能發電 50 年,而且還特穩定。
其實這玩意兒看似離譜,但它理論上,是行得通的,也確實已經存在了。它就是把里面放射性材料衰變時的能量,轉換成電能。
在 2018 年,咱們發射的 “ 嫦娥 ” 號探測器,已經用上了原子能電池。
不過因為安全和技術門檻的原因,一直以來它都是軍用或者高精尖領域才能接觸到的玩意,別說量產了,要讓普通人要用上都很費勁。
現在,貝塔伏特說他們把民用版的原子能電池給造出來了,而且明年就能量產。
這要是真成了,基本上就能革了整個電池行業的命。。。
而世超也去他們官網看了看,結果還真像那么回事。電池大概長這樣,比硬幣還要小。
尺寸:15 * 15 * 5 ( mm )
按照介紹,他們選擇了高純度的鎳 -63 ,作為電池里面的發電源。
說之所以選它,一方面是鎳 -63 在衰變的時候,會直接釋放出電子,要放在以前,用钚 -238 ,鋦 -244 及鋦 -242 造電池的時候,還得費老大勁把熱能轉換成電能。
另一方面,鎳 -63 也更安全了,在電池外殼的包裹下,輻射根本就穿不透,而且等半衰期結束后,它還會變成銅的穩定性同位素,回收起來賊方便。
另外電池的功率只有 100 微瓦、電壓 3V ,但好在足夠迷你,能好幾塊串并聯在一起用。
反正貝塔伏特那邊是說,量產之后,在醫療器械、高級傳感器、微型機器人等民用領域都能用。
可能已經有差友在暢想,是不是未來,咱也能用上不用充電的電子設備,甚至新能源車了。
不過世超去研究了下,發現現在的一些消息,還都只是公司那邊說的漂亮話,普通人能用上這個電池,八字還沒一撇呢。
普通人要能在日常的電子設備上用到,企業那邊最起碼還有審批和成本兩大難關要過。
在國內,對于涉及到放射性同位素的產品,想要生產也是得經過層層審批,有許可證之后才能產、才能賣。
據芯智訊消息, CEO 張偉也表示,正是因為審核的原因,目前還只能量產小功率的電池。要是拿到許可的話,讓手機不充電、無人機一直飛,根本不是啥大問題。
他有沒有吹牛咱也不太清楚,但世超知道的是,想要讓消費者為原子能電池買賬,除了量產還得看價格。
而里面的鎳 - 63 還屬于是人造核素,直接靠天然采肯定不可行,還得經過后續一系列的加工。
于是我也上各大網站上查了查,然而關于制備鎳 -63 的成本,網上的消息還都停留在兩三年前。
在國際核物理會議 NUCLEUS-2020 上,就有科學家對大規模生產鎳 -63 的成本做了個預估。
當時最可行、也是最便宜的制備方法,就是從 RBMK ( 用于核電站的石墨慢化沸水反應堆 )中生產鎳 - 63 。
然而即使這樣,成本也高得可怕,平均下來制備一塊100 微瓦、電壓 3V 電池,也要16 多萬人民幣在鎳 - 63 上。。。
并且除了鎳 -63 之外,這個電池還要用到金剛石半導體,而金剛石就是我們常說的鉆石,雖說只是薄薄的一層,但要讓電池的容量提升上去,一層肯定也是不夠,把金剛石做薄對工藝也有很高的要求。
反正可以預見的是,相較于現在已經相當成熟的電池產業鏈,生產原子能電池的成本肯定還是要高出一大截。
另外,原子能電池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它的功率永遠都是恒定的,但我們用手機打個游戲,刷個短視頻,功率都會忽高忽低,那也就意味著原子能電池不能直接給手機供電,中間還得加個普通的蓄電池做過渡。
這樣折騰一圈下來,雖說不用給手機充電了,但尺寸也會大一圈,價格肯定也會上漲。
而鎳 -63 這思路,俄羅斯那邊其實也有團隊搞過,像是 2015 年的時候,就已經有媒體報道過,俄羅斯科學家研制出了鎳 -63 核能電池。
但也是因為卡在了成本和量產這塊,所以一直沒有去民用。
有趣的是,世超在翻了貝塔伏特的專利時,還發現了一個華點,這個成果的發明人是一水兒的俄羅斯人。
至于這幾年來,貝塔伏特有沒有在這個技術上有突破,咱也不太清楚了,至少從現有的信息來看,他們根本沒解答成本和量產這兩個問題。
官網上的技術中心界面,也壓根兒沒有生產設備的詳情,就只有產品圖和一些簡單的介紹。。。
能不能如約量產,就只能到時候再看了。
總的來說,民用原子能電池確實是個讓我們普通消費者興奮的點,但在激動的同時,也還是得理性看待。
就目前來看,量產后的原子能電池應用在醫療或者一些比較專業的民用領域,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但要靠它實現所有電子設備的用電自由,世超只能說還不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