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技術是指新興的儲能技術,這是指利用電能保存有害物質和能量,或用來作為可替代的代替汽油和燃料能源。它可以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能和熱能,以供日后使用。它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替代傳統汽油和燃料能源,改善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水平,減少能源的分布不均性,提高能源供應的可靠性,以及實現區域能源互聯。
儲能產業現狀分析
1月3日,從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我國首個多技術路線鋰電池儲能站——寶塘電網側獨立電池儲能站(以下簡稱“寶塘儲能站”)在廣東佛山正式投運。這是粵港澳大灣區規模最大的儲能電站,裝機規模為300兆瓦/600兆瓦時,占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總量的五分之一,也是我國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
截至2023年9月底,我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2123萬千瓦,位居全球前列,產業生態初步形成。其中,以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在新型儲能中占比超過90%,處于絕對主導地位。
寶塘儲能站項目于2022年底啟動建設。按照國家現行標準,規模達到100兆瓦即為大型儲能電站。“如何把300兆瓦的規模用好,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除了為電網提供調節服務外,我們還希望項目能促進儲能行業技術發展。為此,我們決定建一座多技術路線的鋰電池儲能站。”南網儲能科技公司董事長汪志強說。
電芯性能、熱管理、結構連接是直接影響鋰電池儲能運行性能的3大技術要素。在熱管理方面,寶塘儲能站運用了風冷、一般液冷和浸沒式液冷三種熱管理技術。在結構連接方面,寶塘儲能站的連接方式多達5種,包括組串式、雙極式、單極式、低壓級聯、高壓級聯。高壓級聯技術通過模塊級聯的方式,將儲能系統電壓直接升至10千伏,在大幅減少儲能系統數量的情況下實現同等效率,省去變壓器的儲能系統可靈活移動,解決了傳統儲能應用場景受限的問題。該技術是南方電網首批“揭榜掛帥”制科研項目的技術攻關成果,已應用到在河北保定投運的我國首個高壓移動式儲能站上。
近日,我國公示了56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旨在推動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寶塘儲能站在我國首次實現了多條鋰電池儲能技術路線的“一站集成”,將有力提升新型儲能產業的技術精益化水平,為我國新型儲能的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提供重要實證參考。
全球儲能產業處于快速增長期。2022年,新增規模超過3000萬干瓦,比2021年翻了一番。2023年上半年,新型儲能項目數量(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項目)高達850個,是2022年同期的2倍多。安全是儲能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固態電池從本質上解決了液態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風險,已具備產業化條件。固態電池示范應用效果好,安全性能是突出優勢。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將成為儲能發展核心推動力。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儲能的發展有利于新能源快速增長和全球電氣化程度持續提升。
儲能作為當今世界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已經成為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缎滦蛢δ墚a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3.2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規??焖僭鲩L,電力系統對各類調節性電源需求迅速增長,新型儲能項目加速落地。截至6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超過1733萬千瓦。今年上半年新投運裝機約863萬千瓦,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容量總和。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儲能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儲能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對推動能源綠色轉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儲能產業創新發展,儲能產業技術水平快速提高。具體來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不斷迭代,鋰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鋰離子電池循環次數超過12000次,全釩液流電池進入商業化初期,鈉離子電池加快量產步伐。
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電站主要是指功率等級較大、綜合性能優越的非抽水蓄能儲能電站,對推動能源轉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儲能系統結構復雜,通常由多種設備集成,多種設備之間相互影響。然而設備供應商、系統集成商、系統運營商通常不是同一主體,設備運行數據也并不互通,難以通過實際工程應用情況反向推動各環節技術研發與突破。
作為新型儲能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廣東提出“搶占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根據《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廣東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裝機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到2027年,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
這背后與廣東大力發展新能源密切相關。當前,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正為中國能源轉型和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新動能。但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波動性等問題也隨之而來。而具有相對穩定、安全的新型儲能技術,被業界視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上報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分省域來看。截至2022年底,累計裝機規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別為:山東155萬千瓦、寧夏90萬千瓦、廣東71萬千瓦、湖南63萬千瓦、內蒙古59萬千瓦。2022年新增裝機規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別為:寧夏89萬千瓦,山東89萬千瓦,湖北53萬千瓦,湖南50萬千瓦,內蒙古33萬千瓦。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2123萬千瓦,位居全球前列,我國儲能產業生態已基本形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新型儲能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的重要工具。報告根據新型儲能行業監測統計數據指標體系,研究一定時期內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現狀、變化及趨勢。新型儲能報告有助于企業及投資者洞察中國新型儲能行業市場供需行為,評估中國新型儲能行業投資價值,為相關企業提供第三方的決策支持。報告內容有助于新型儲能行業企業、投資者了解市場供需情況,并可以為企業市場推廣計劃的制定提供第三方決策支持。該報告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中國新型儲能行業年度供求數據分析,報告具有內容翔實、模型準確、分析方法科學等特點。
儲能產業現狀分析
1月3日,從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我國首個多技術路線鋰電池儲能站——寶塘電網側獨立電池儲能站(以下簡稱“寶塘儲能站”)在廣東佛山正式投運。這是粵港澳大灣區規模最大的儲能電站,裝機規模為300兆瓦/600兆瓦時,占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儲能總量的五分之一,也是我國一次性建成的最大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
截至2023年9月底,我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2123萬千瓦,位居全球前列,產業生態初步形成。其中,以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在新型儲能中占比超過90%,處于絕對主導地位。
寶塘儲能站項目于2022年底啟動建設。按照國家現行標準,規模達到100兆瓦即為大型儲能電站。“如何把300兆瓦的規模用好,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除了為電網提供調節服務外,我們還希望項目能促進儲能行業技術發展。為此,我們決定建一座多技術路線的鋰電池儲能站。”南網儲能科技公司董事長汪志強說。
電芯性能、熱管理、結構連接是直接影響鋰電池儲能運行性能的3大技術要素。在熱管理方面,寶塘儲能站運用了風冷、一般液冷和浸沒式液冷三種熱管理技術。在結構連接方面,寶塘儲能站的連接方式多達5種,包括組串式、雙極式、單極式、低壓級聯、高壓級聯。高壓級聯技術通過模塊級聯的方式,將儲能系統電壓直接升至10千伏,在大幅減少儲能系統數量的情況下實現同等效率,省去變壓器的儲能系統可靈活移動,解決了傳統儲能應用場景受限的問題。該技術是南方電網首批“揭榜掛帥”制科研項目的技術攻關成果,已應用到在河北保定投運的我國首個高壓移動式儲能站上。
近日,我國公示了56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旨在推動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寶塘儲能站在我國首次實現了多條鋰電池儲能技術路線的“一站集成”,將有力提升新型儲能產業的技術精益化水平,為我國新型儲能的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提供重要實證參考。
全球儲能產業處于快速增長期。2022年,新增規模超過3000萬干瓦,比2021年翻了一番。2023年上半年,新型儲能項目數量(含規劃、建設中和運行項目)高達850個,是2022年同期的2倍多。安全是儲能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固態電池從本質上解決了液態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風險,已具備產業化條件。固態電池示范應用效果好,安全性能是突出優勢。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將成為儲能發展核心推動力。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儲能的發展有利于新能源快速增長和全球電氣化程度持續提升。
儲能作為當今世界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已經成為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缎滦蛢δ墚a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3.2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煤電。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規??焖僭鲩L,電力系統對各類調節性電源需求迅速增長,新型儲能項目加速落地。截至6月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超過1733萬千瓦。今年上半年新投運裝機約863萬千瓦,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容量總和。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儲能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儲能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對推動能源綠色轉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儲能產業創新發展,儲能產業技術水平快速提高。具體來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不斷迭代,鋰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鋰離子電池循環次數超過12000次,全釩液流電池進入商業化初期,鈉離子電池加快量產步伐。
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新型儲能電站主要是指功率等級較大、綜合性能優越的非抽水蓄能儲能電站,對推動能源轉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儲能系統結構復雜,通常由多種設備集成,多種設備之間相互影響。然而設備供應商、系統集成商、系統運營商通常不是同一主體,設備運行數據也并不互通,難以通過實際工程應用情況反向推動各環節技術研發與突破。
作為新型儲能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廣東提出“搶占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根據《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廣東全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0%以上,裝機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到2027年,廣東省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達到1萬億元,裝機規模達到400萬千瓦。
這背后與廣東大力發展新能源密切相關。當前,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正為中國能源轉型和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新動能。但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波動性等問題也隨之而來。而具有相對穩定、安全的新型儲能技術,被業界視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上報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分省域來看。截至2022年底,累計裝機規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別為:山東155萬千瓦、寧夏90萬千瓦、廣東71萬千瓦、湖南63萬千瓦、內蒙古59萬千瓦。2022年新增裝機規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別為:寧夏89萬千瓦,山東89萬千瓦,湖北53萬千瓦,湖南50萬千瓦,內蒙古33萬千瓦。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2123萬千瓦,位居全球前列,我國儲能產業生態已基本形成。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新型儲能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決策的重要工具。報告根據新型儲能行業監測統計數據指標體系,研究一定時期內中國新型儲能行業現狀、變化及趨勢。新型儲能報告有助于企業及投資者洞察中國新型儲能行業市場供需行為,評估中國新型儲能行業投資價值,為相關企業提供第三方的決策支持。報告內容有助于新型儲能行業企業、投資者了解市場供需情況,并可以為企業市場推廣計劃的制定提供第三方決策支持。該報告第一時間為客戶提供中國新型儲能行業年度供求數據分析,報告具有內容翔實、模型準確、分析方法科學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