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月24日電 題:發力制造端、完善配套鏈:中國新能源汽車繼續駛出“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吳慧珺
22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鐵路物流中心水家湖貨運站,14輛鐵路JSQ6型雙層汽車運輸專用列車停在貨物線上,一輛輛從比亞迪合肥基地下線的新能源汽車正依次緩緩駛入車廂,準備發往全國各地。截至目前,該貨運站已發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78130輛。
2023年5月9日,在鐵路水家湖貨運站,工作人員裝運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幾十公里外,在位于合肥肥西經開區的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安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AGV小車穿梭其間忙著搬運已經下線的汽車安全氣囊,自動化設備有序運轉切割制作方向盤所需的皮料,測試驗證實驗室里,工程師們正在埋頭研究相關測試數據……
均勝汽車安全系統是均勝電子旗下的汽車安全板塊,主要產品有智能方向盤和安全氣囊等汽車被動安全產品,是比亞迪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我們在肥西建設工廠,是因為這里與江淮、奇瑞、蔚來、大眾安徽、比亞迪等整車廠距離都比較近,選擇近地配套能顯著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安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華煒說,項目從投產開始,產能正在逐步爬坡,2024年產值有望突破6億元。
2023年,比亞迪奪得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冠,全年銷量達302.44萬輛,并創下中國汽車企業最高年銷量紀錄。
中國汽車產業也在2023年創造了歷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全球第一。
2023年的中國,平均約3.32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完成產銷。這背后離不開以均勝安全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體系的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漸趨完善。
2022年2月22日,工業機器人在江淮汽車乘用車焊接車間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地處皖南山區的寧國市安徽望錦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新增的汽車連接桿生產線上忙活著。為應對快速增長的訂單需求,2023年該公司新增了21條生產線,涉及汽車連接桿、擺臂等不同部件。
“我們通過規劃引導、扶持培育、龍頭帶動、產業招商等方式,已集聚汽車零部件各類細分領域企業450余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協同聯動的產業集群。”寧國市經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賴仙明說,2023年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增速超30%。
寧國市這個山城能念好汽車產業“配套經”,背后是安徽省全力謀劃“首位產業”的縮影。
2023年是安徽省將汽車產業確定為“首位產業”的第一年,汽車產量達到249.1萬輛、增長48.1%。據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23年安徽汽車制造業用電量增長超37%,其中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用電量增長超117%。
在“制造+配套”的全方位支撐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幅增長,成為汽車產業增長的新引擎。據統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增長77.6%。平均約26.21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出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恢復,汽車市場需求增長,中國車市進入年銷3000萬輛新階段,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依然是2024年中國汽車業主要驅動力。
標普全球汽車大中華區汽車分析聯合總監陶杲認為,過去“外方出技術、中方出市場”的模式已發生根本改變,轉為“中國自主品牌出技術、外資企業出產能和人才”,充分證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具備強勁的創造力與增長性。
超大規模市場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消費市場的持續“擴容”,離不開供給側與消費側的同時發力。
與此同時,更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也加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電”。據統計,過去一年,約9.31秒就有一臺充電基礎設施在中國建成。
2023年11月23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新集鎮一處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站,一名車主在為汽車充電。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2023年1月至12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38.6萬臺,同比上升30.6%。截至2023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859.6萬臺,同比增加65%。
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吳山鎮,坐落著一家二手車倉儲式賣場——合肥優信二手車大賣場。走進37萬平方米的賣場大廳,各類二手汽車琳瑯滿目,數千款車型一覽無余。
不久前,中國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汽車后市場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系統部署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促進汽車后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汽車消費需求。
“新舊轉換,消費可期。”安徽省汽車經銷商商會秘書長韓震表示,維修、二手車銷售、金融保險、文旅消費等汽車后市場服務與供應鏈融合發展趨勢明顯,有望成為車市新藍海,同時也將有利激發新車消費潛力。新華社合肥1月24日電 題:發力制造端、完善配套鏈:中國新能源汽車繼續駛出“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吳慧珺
22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鐵路物流中心水家湖貨運站,14輛鐵路JSQ6型雙層汽車運輸專用列車停在貨物線上,一輛輛從比亞迪合肥基地下線的新能源汽車正依次緩緩駛入車廂,準備發往全國各地。截至目前,該貨運站已發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78130輛。
2023年5月9日,在鐵路水家湖貨運站,工作人員裝運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幾十公里外,在位于合肥肥西經開區的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安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AGV小車穿梭其間忙著搬運已經下線的汽車安全氣囊,自動化設備有序運轉切割制作方向盤所需的皮料,測試驗證實驗室里,工程師們正在埋頭研究相關測試數據……
均勝汽車安全系統是均勝電子旗下的汽車安全板塊,主要產品有智能方向盤和安全氣囊等汽車被動安全產品,是比亞迪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我們在肥西建設工廠,是因為這里與江淮、奇瑞、蔚來、大眾安徽、比亞迪等整車廠距離都比較近,選擇近地配套能顯著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安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華煒說,項目從投產開始,產能正在逐步爬坡,2024年產值有望突破6億元。
2023年,比亞迪奪得新能源汽車全球銷冠,全年銷量達302.44萬輛,并創下中國汽車企業最高年銷量紀錄。
中國汽車產業也在2023年創造了歷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全球第一。
2023年的中國,平均約3.32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完成產銷。這背后離不開以均勝安全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體系的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漸趨完善。
2022年2月22日,工業機器人在江淮汽車乘用車焊接車間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地處皖南山區的寧國市安徽望錦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新增的汽車連接桿生產線上忙活著。為應對快速增長的訂單需求,2023年該公司新增了21條生產線,涉及汽車連接桿、擺臂等不同部件。
“我們通過規劃引導、扶持培育、龍頭帶動、產業招商等方式,已集聚汽車零部件各類細分領域企業450余家,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協同聯動的產業集群。”寧國市經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賴仙明說,2023年全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產值增速超30%。
寧國市這個山城能念好汽車產業“配套經”,背后是安徽省全力謀劃“首位產業”的縮影。
2023年是安徽省將汽車產業確定為“首位產業”的第一年,汽車產量達到249.1萬輛、增長48.1%。據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數據顯示,2023年安徽汽車制造業用電量增長超37%,其中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用電量增長超117%。
在“制造+配套”的全方位支撐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幅增長,成為汽車產業增長的新引擎。據統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增長77.6%。平均約26.21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出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恢復,汽車市場需求增長,中國車市進入年銷3000萬輛新階段,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依然是2024年中國汽車業主要驅動力。
標普全球汽車大中華區汽車分析聯合總監陶杲認為,過去“外方出技術、中方出市場”的模式已發生根本改變,轉為“中國自主品牌出技術、外資企業出產能和人才”,充分證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具備強勁的創造力與增長性。
超大規模市場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后盾。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消費市場的持續“擴容”,離不開供給側與消費側的同時發力。
與此同時,更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也加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電”。據統計,過去一年,約9.31秒就有一臺充電基礎設施在中國建成。
2023年11月23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新集鎮一處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站,一名車主在為汽車充電。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2023年1月至12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338.6萬臺,同比上升30.6%。截至2023年12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859.6萬臺,同比增加65%。
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吳山鎮,坐落著一家二手車倉儲式賣場——合肥優信二手車大賣場。走進37萬平方米的賣場大廳,各類二手汽車琳瑯滿目,數千款車型一覽無余。
不久前,中國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汽車后市場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系統部署推動汽車后市場高質量發展,促進汽車后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汽車消費需求。
“新舊轉換,消費可期。”安徽省汽車經銷商商會秘書長韓震表示,維修、二手車銷售、金融保險、文旅消費等汽車后市場服務與供應鏈融合發展趨勢明顯,有望成為車市新藍海,同時也將有利激發新車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