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一
從能源消費者
走向消費者+生產者
多重因素推動運營商、塔商能源轉型,未來它們將不僅是能源消費者,還有望成為能源生產者,深度參與全球能源結構變革和低碳社會建設。
作為能源消費者:通過建設綠色低碳網絡,使能其網絡演進“不加”能源OPEX。
作為能源生產者:通過部署光伏、儲能等新能源設施,參與綠電生產與調度(電力輔助服務或民生供電等),獲取能源收益。
趨勢二
綠電常態化
站點圍繞“能源自主”、“收益合理”以及“安全穩定”三大維度加速安全可靠綠電高標準建設,帶來綠電常態化。
能源自主:綠電建設助力運營商、塔商實現能源供應穩定自主。
收益合理:光伏架構從低壓并聯走向高壓串聯減少投資;智能優化器減少遮擋損失,提高綠電發電量,增加收益。
安全穩定:通過引入直流拉弧檢測、電弧故障中斷裝置等智能主動防護技術并建立相關標準,提升系統安全性。
趨勢三
備儲一體
電池的功能從簡單備電邁向備儲一體,出現更多循環型應用,如錯峰用電、通信儲能參與VPP業務。通信VPP儲能系統(下稱“VPP系統”)應具備“極簡、智能、多業務融合”的特征。
極簡:VPP系統采用與現網電源解耦的自組網極簡架構,使能運營商、塔商平滑新增VPP業務。
智能:VPP系統具備“調得多、調得快、調得準”的智能協同能力,方可參與電力輔助業務。
多業務融合:一套VPP系統融合錯峰用電、電網調峰、電網調頻等多業務功能,有利于長期演進。
趨勢四
通信站社會化
海量站點除為通信業務供電外,服務能力可外溢,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化業務,站點向社會化方向發展。電源多模化(MIMO)和智能化,使能通信站社會化。
電源多模化:電源從簡單AC/DC轉化走向多模架構設計,一套電源支持多種能源輸入與多制式輸出。
智能化協同:電源需具備智能化協同能力,在不同能源輸入及不同設備供電等復雜場景中,保障各類業務穩定運行,且成本、收益動態尋優。
趨勢五
站點低碳化
全球運營商、塔商仍持續建設綠色低碳網絡,同時站點低碳化由粗放模式向“有標準”、“有方案”、“有管理”的精細化方向發展。
有標準:以站點能效(SEE)、網絡碳排強度(NCle)等多維指標作為評估依據,牽引完成低碳網絡的頂層設計。
有方案:除“房變柜,柜變桿”外,基于光伏綠電、混合用電去油機等方案亦可助力減少網絡碳排。
有管理:站點管理在“不掉站”的基礎上,要求能效及碳排可視化,讓節能降碳有據可循、有的放矢。
趨勢六
站點極簡化
“極簡架構、極高質量、極低成本、極優體驗”成為運營商極簡站點新注解。
極簡架構:“房變柜、柜變桿”實現站點形態極簡化,柜站到桿站趨勢加強。
極高質量:刀片電源、刀片電池,質量水平可達“生命周期免維護”;智能特性可實現“遠程運維”,引領站點能源設備從“少維護”到“免維護”方向發展。
極低成本:傳統建站單部件成本低但總站隱形成本高,站點極簡化帶來總TCO最優。
極優體驗:能效和碳排遠程可視、可管、可優,強管理帶來優體驗。
趨勢七
站點智能化
”發-轉-儲-配-用-管”全鏈路智能化,比特管理瓦特,供電系統從“功能機時代走向智能機時代”。
發電智能:智能優化器使能光伏智能化,系統實現遮擋降損多發電、組串故障自動關斷更安全、遠程運維少下站。
轉發智能:普通電源升級為智能電源,提高電源轉化效率。
儲能智能:由鉛酸電池、普通鋰電升級為智能鋰電,實現簡單備電走向備儲一體。
配電智能:從傳統空開升級為智能空開,配電更精準。
用電智能:網絡主設備業務量與電源聯動,精細化用電。
管理智能:從傳統動環系統升級為智能網管,使能站點能效和碳排遠程可視、可管、可優。
趨勢八
源網荷儲協同
電網、站點供電系統、負載之間,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源網荷儲”智能協同,能量流和信息流雙向交互。
如:利用儲能智能削峰功能,助力運營商站點擴容免改市電,加快部署;
利用光儲協同技術,站點光伏超發電量可消納,“0”棄光,綠電部署收益更高;
站點儲能參與電網智能錯峰、VPP等電力業務,獲取能源收益;
站點電源與主設備業務協同,精細化用電。
趨勢九
儲能技術多元化
通信儲能在材料、應用場景、管理技術等維度上,朝著多元化方向演進。
儲能材料:從鉛酸到鋰電再到鈉電,儲能材料將進一步多元化。
應用場景:鈉電池等新材料的出現,進一步拓寬儲能應用場景。
管理技術:從SOC/SOH等簡單參數管理,走向可智能混搭、智能防盜、智能升壓、可參與VPP等的智能化管理。
趨勢十
安全可信
運營商將圍繞“設備安全”、“網絡安全”“安全認證””過程和結果可信”,建設安全可信的能源網絡。
設備安全:從設備硬件層面要求器件安全、使用安全、維護安全。
網絡安全:將信息安全、漏洞管理、隱私保護等作為能源網絡安全可信的關鍵指標。
安全認證:需通過各類安全資質認證、符合歐盟CE-RED等安全法規與標準。
過程和結果可信:將安全可信的要求融入產品開發流程(IPD)之中,保障過程和結果都是安全可信的。
從能源消費者
走向消費者+生產者
多重因素推動運營商、塔商能源轉型,未來它們將不僅是能源消費者,還有望成為能源生產者,深度參與全球能源結構變革和低碳社會建設。
作為能源消費者:通過建設綠色低碳網絡,使能其網絡演進“不加”能源OPEX。
作為能源生產者:通過部署光伏、儲能等新能源設施,參與綠電生產與調度(電力輔助服務或民生供電等),獲取能源收益。
趨勢二
綠電常態化
站點圍繞“能源自主”、“收益合理”以及“安全穩定”三大維度加速安全可靠綠電高標準建設,帶來綠電常態化。
能源自主:綠電建設助力運營商、塔商實現能源供應穩定自主。
收益合理:光伏架構從低壓并聯走向高壓串聯減少投資;智能優化器減少遮擋損失,提高綠電發電量,增加收益。
安全穩定:通過引入直流拉弧檢測、電弧故障中斷裝置等智能主動防護技術并建立相關標準,提升系統安全性。
趨勢三
備儲一體
電池的功能從簡單備電邁向備儲一體,出現更多循環型應用,如錯峰用電、通信儲能參與VPP業務。通信VPP儲能系統(下稱“VPP系統”)應具備“極簡、智能、多業務融合”的特征。
極簡:VPP系統采用與現網電源解耦的自組網極簡架構,使能運營商、塔商平滑新增VPP業務。
智能:VPP系統具備“調得多、調得快、調得準”的智能協同能力,方可參與電力輔助業務。
多業務融合:一套VPP系統融合錯峰用電、電網調峰、電網調頻等多業務功能,有利于長期演進。
趨勢四
通信站社會化
海量站點除為通信業務供電外,服務能力可外溢,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化業務,站點向社會化方向發展。電源多模化(MIMO)和智能化,使能通信站社會化。
電源多模化:電源從簡單AC/DC轉化走向多模架構設計,一套電源支持多種能源輸入與多制式輸出。
智能化協同:電源需具備智能化協同能力,在不同能源輸入及不同設備供電等復雜場景中,保障各類業務穩定運行,且成本、收益動態尋優。
趨勢五
站點低碳化
全球運營商、塔商仍持續建設綠色低碳網絡,同時站點低碳化由粗放模式向“有標準”、“有方案”、“有管理”的精細化方向發展。
有標準:以站點能效(SEE)、網絡碳排強度(NCle)等多維指標作為評估依據,牽引完成低碳網絡的頂層設計。
有方案:除“房變柜,柜變桿”外,基于光伏綠電、混合用電去油機等方案亦可助力減少網絡碳排。
有管理:站點管理在“不掉站”的基礎上,要求能效及碳排可視化,讓節能降碳有據可循、有的放矢。
趨勢六
站點極簡化
“極簡架構、極高質量、極低成本、極優體驗”成為運營商極簡站點新注解。
極簡架構:“房變柜、柜變桿”實現站點形態極簡化,柜站到桿站趨勢加強。
極高質量:刀片電源、刀片電池,質量水平可達“生命周期免維護”;智能特性可實現“遠程運維”,引領站點能源設備從“少維護”到“免維護”方向發展。
極低成本:傳統建站單部件成本低但總站隱形成本高,站點極簡化帶來總TCO最優。
極優體驗:能效和碳排遠程可視、可管、可優,強管理帶來優體驗。
趨勢七
站點智能化
”發-轉-儲-配-用-管”全鏈路智能化,比特管理瓦特,供電系統從“功能機時代走向智能機時代”。
發電智能:智能優化器使能光伏智能化,系統實現遮擋降損多發電、組串故障自動關斷更安全、遠程運維少下站。
轉發智能:普通電源升級為智能電源,提高電源轉化效率。
儲能智能:由鉛酸電池、普通鋰電升級為智能鋰電,實現簡單備電走向備儲一體。
配電智能:從傳統空開升級為智能空開,配電更精準。
用電智能:網絡主設備業務量與電源聯動,精細化用電。
管理智能:從傳統動環系統升級為智能網管,使能站點能效和碳排遠程可視、可管、可優。
趨勢八
源網荷儲協同
電網、站點供電系統、負載之間,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源網荷儲”智能協同,能量流和信息流雙向交互。
如:利用儲能智能削峰功能,助力運營商站點擴容免改市電,加快部署;
利用光儲協同技術,站點光伏超發電量可消納,“0”棄光,綠電部署收益更高;
站點儲能參與電網智能錯峰、VPP等電力業務,獲取能源收益;
站點電源與主設備業務協同,精細化用電。
趨勢九
儲能技術多元化
通信儲能在材料、應用場景、管理技術等維度上,朝著多元化方向演進。
儲能材料:從鉛酸到鋰電再到鈉電,儲能材料將進一步多元化。
應用場景:鈉電池等新材料的出現,進一步拓寬儲能應用場景。
管理技術:從SOC/SOH等簡單參數管理,走向可智能混搭、智能防盜、智能升壓、可參與VPP等的智能化管理。
趨勢十
安全可信
運營商將圍繞“設備安全”、“網絡安全”“安全認證””過程和結果可信”,建設安全可信的能源網絡。
設備安全:從設備硬件層面要求器件安全、使用安全、維護安全。
網絡安全:將信息安全、漏洞管理、隱私保護等作為能源網絡安全可信的關鍵指標。
安全認證:需通過各類安全資質認證、符合歐盟CE-RED等安全法規與標準。
過程和結果可信:將安全可信的要求融入產品開發流程(IPD)之中,保障過程和結果都是安全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