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發展加速,海外市場如今成為動力電池企業必爭之地。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動力和儲能電池合計累計出口達115.7GWh,其中,動力電池累計出口101.2GWh。業內人士表示,在海外市場需求不斷釋放背景下,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正加速拓展全球市場。得益于完善的產業鏈和創新鏈,未來,我國動力電池企業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所占份額將不斷上升。
“出海”成高頻詞
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動力電池出口表現強勁主要得益于國際市場的旺盛需求。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及滲透率穩步增長,國際市場對鋰電池需求持續井噴。據彭博社預測,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有望達到1200GWh。
“我國動力電池出口高增長,與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及鋰電池產業快速發展密不可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吳微表示,“近幾年,國外市場也在發生變化,原油成本上漲波及傳統燃油車行業,很多國家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但是,當下海外市場電池產能相對有限,成本也比國內高。多重因素驅動下,我國動力電池出口快速增長。”
如今,“出海”已經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行業的高頻詞。10月,蜂巢能源與國際能源巨頭萬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蜂巢能源在泰國市場布局以及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9月,美國伊利諾伊州政府官網發布聲明,國軒高科將斥資20億美元在該州新建一座電動汽車鋰電池工廠,計劃于2024年投產……
今年以來,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加速布局國際市場,擴大海外生產、研發規模。東興證券研報指出,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出海”提速趨勢將帶動我國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占率提升,龍頭企業有望搶占先機,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場環境與利潤空間。
成本優勢凸顯
據了解,相比國外,我國電池供應產業鏈較為完整,企業兼具成本、技術、規模優勢,因此,國際車企更愿意與中國電池供應商合作。“新能源汽車市場高增長驅動鋰電池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國內電池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規模經濟效應逐步顯現,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吳微指出,通常國際車企會優先選擇與當地供應商合作,但在成本優勢面前,這種壁壘比較容易被打破。“可以看到,面對激烈競爭,已經有很多日韓車企為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開始選擇從中國采購電池。”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統計數據,韓國動力電池進口額從2021年的36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60億美元;今年1至8月的進口額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數額,達到62億美元。其中,自中國的進口額從2021年的33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56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則達到59億美元。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1-9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6席,市占率達62.9%。“隨著未來產業鏈規模優勢進一步穩固、成本優勢持續保持,中國動力電池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還將進一步擴大。”吳微說。
積極應對各類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出海”也已成為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消化產能的出路之一。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為152.1GWh,同期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約為293.6GWh。以此計算,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產量接近裝車量的兩倍。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高級研究員方李喆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鋰電產能投入多、國內市場無法消化全部產能的情況下,企業肯定會考慮出口。”
不過,動力電池企業“出海”也并非一帆風順。近年來,歐盟、美國相繼出臺一些準入政策,例如,根據《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針對中國鋰電池加收關稅,并為符合電池本土化要求的企業提供補貼。
“近幾年,國際綠色貿易壁壘比較多,對于中國電池企業來說,'走出去'尤為重要。企業在海外投資設廠,雖然成本會高一些,但更利于擴展海外市場業務。”吳微說。
另外,吳微進一步表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想構筑持續的競爭優勢,一方面需要有足夠大的國內市場規模,維持企業規模經濟帶來的高性價比優勢;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大對新技術投資,以保證在未來變革中保持技術領先性。
“出海”成高頻詞
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動力電池出口表現強勁主要得益于國際市場的旺盛需求。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及滲透率穩步增長,國際市場對鋰電池需求持續井噴。據彭博社預測,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有望達到1200GWh。
“我國動力電池出口高增長,與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及鋰電池產業快速發展密不可分。”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吳微表示,“近幾年,國外市場也在發生變化,原油成本上漲波及傳統燃油車行業,很多國家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但是,當下海外市場電池產能相對有限,成本也比國內高。多重因素驅動下,我國動力電池出口快速增長。”
如今,“出海”已經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行業的高頻詞。10月,蜂巢能源與國際能源巨頭萬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蜂巢能源在泰國市場布局以及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9月,美國伊利諾伊州政府官網發布聲明,國軒高科將斥資20億美元在該州新建一座電動汽車鋰電池工廠,計劃于2024年投產……
今年以來,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加速布局國際市場,擴大海外生產、研發規模。東興證券研報指出,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出海”提速趨勢將帶動我國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占率提升,龍頭企業有望搶占先機,充分受益于海外市場環境與利潤空間。
成本優勢凸顯
據了解,相比國外,我國電池供應產業鏈較為完整,企業兼具成本、技術、規模優勢,因此,國際車企更愿意與中國電池供應商合作。“新能源汽車市場高增長驅動鋰電池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國內電池企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規模經濟效應逐步顯現,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吳微指出,通常國際車企會優先選擇與當地供應商合作,但在成本優勢面前,這種壁壘比較容易被打破。“可以看到,面對激烈競爭,已經有很多日韓車企為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開始選擇從中國采購電池。”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統計數據,韓國動力電池進口額從2021年的36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60億美元;今年1至8月的進口額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數額,達到62億美元。其中,自中國的進口額從2021年的33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56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則達到59億美元。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也顯示,今年1-9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6席,市占率達62.9%。“隨著未來產業鏈規模優勢進一步穩固、成本優勢持續保持,中國動力電池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還將進一步擴大。”吳微說。
積極應對各類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出海”也已成為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消化產能的出路之一。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為152.1GWh,同期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約為293.6GWh。以此計算,今年上半年,動力電池產量接近裝車量的兩倍。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高級研究員方李喆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鋰電產能投入多、國內市場無法消化全部產能的情況下,企業肯定會考慮出口。”
不過,動力電池企業“出海”也并非一帆風順。近年來,歐盟、美國相繼出臺一些準入政策,例如,根據《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美國《通脹削減法案》針對中國鋰電池加收關稅,并為符合電池本土化要求的企業提供補貼。
“近幾年,國際綠色貿易壁壘比較多,對于中國電池企業來說,'走出去'尤為重要。企業在海外投資設廠,雖然成本會高一些,但更利于擴展海外市場業務。”吳微說。
另外,吳微進一步表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想構筑持續的競爭優勢,一方面需要有足夠大的國內市場規模,維持企業規模經濟帶來的高性價比優勢;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大對新技術投資,以保證在未來變革中保持技術領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