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核集團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始終秉承“尊重自然,綠色發展”的環保理念,貫徹落實中央企業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國核電按照中核集團黨組的統一部署,堅持“核諧之美 萬物共生”的環境理念,把落實環境管理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中,將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深深刻入企業基因。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中核匯能和蘭州大學共同合作開展的甘肅省白銀深部銅礦廢石場尾礦治理光伏項目就是其中的生動實踐。
“當時這里就像火星表面一樣,到處是堆了幾十米厚的廢礦渣。現在距離這個光伏發電廠并網發電不過五個月時間,一部分植物已經長起來了,包括紅柳這種小灌木,有的光伏板下面甚至有苔蘚。以前研究的時候,都認為光伏電站對這里生態環境的修復只是理論上有一定作用,但沒想到作用這么大。”看到甘肅省白銀深部銅礦廢石場短短5個月的變化,蘭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王勝利感慨道。在深部銅礦停坑41年后,從衛星地圖上俯瞰,這里已經從白銀市的一個“瘡疤”變成了一片藍色的海洋。
一號廢石場原始地貌
治理后的地貌
追光而遇 志同道合謀興業
王勝利提及的白銀市深部銅礦露天礦是我國大型有色金屬礦山,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較大規模露天開采活動,造成了礦山環境生態破壞,引發了礦區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對礦區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均造成了影響,也制約了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解決這個問題,從2013年起,我就作為白銀集團(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專家,圍繞這個廢石場、尾礦庫等廢棄跡地生態環境修復與科學施策開展研究,尋找礦山企業綠色發展突破口。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試圖尋找一個適合的方案,但一直沒有成功。”甘肅省科學院研究員、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外聘導師劉金鵬在談及修復深部銅礦生態環境時說。
2019年12月,中核匯能和白銀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開發建設深部銅礦廢石場100MW光伏發電項目,因地制宜進行生態環境治理和產業開發深度融合,推進白銀礦山區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解決。羅立海是白銀深部銅礦廢石場100MW光伏發電項目牽頭人。
“根據集團公司黨組指引的方向,我們想在發展新能源的同時,給地方做點實實在在的貢獻,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區域綠色發展,履行社會責任,體現央企擔當。”羅立海回憶在廢石礦上建立光伏電站的初衷時提到。
隨后,中核匯能甘肅公司聯合甘肅省科學院、蘭州大學多次對深部銅礦廢石場進行踏勘論證,形成了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綜合利用深部銅礦廢石場的初步設想。
“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以加快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為目的的合作模式是一種新的環境治理思路,有效解決了地方政府環境治理資金鏈的問題。”劉金鵬介紹,“同時‘光伏+廢石場’模式,不僅可以合理利用采礦區廢石場地,具備一定經濟效益,還將提高礦區和周邊群眾生活環境質量。廢石場整平后,在上面覆蓋鋪設的光伏板可有效降低水分蒸發量、減少地表水下滲。這對后期板下植草綠化、恢復礦區生態環境非常有力。”
三號廢石場原始地貌
治理后的地貌
逆光而上 攻堅克難建工程
“黑灰色的廢礦石遍布每一個角落,有的地方露出土地本身的黃色,有的坑洼里積了一些紫紅色的雨水。”初次來到廢石場且第一次參與光伏電站建設前期土地平整工作的閆泓錦說。
2021年10月,光伏電站開工。為完成年底建設任務,中核匯能甘肅公司項目團隊先行開展廢石場平整治理,僅用25天就完成了2500畝場地平整,具備光伏項目建設條件。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關鍵時期,中國核電黨委統籌部署,項目團隊全力協調組織各方資源,全體參建人員廢寢忘食,于2021年11月11日正式開工基礎澆筑。
接到羅立海報喜電話的劉金鵬,當時甚至不太敢相信這個消息。按照他的判斷和估算,這個項目僅土地平整工作就需近1年時間,而現在只用了25天。為此,他還特地去現場親眼證實。當天,羅立海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有圖片,只有文字——“實干興邦”。
光伏電站的建設施工總體規劃體現出布置緊湊、用地集中節約的特點,有效確保了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環節有序推進。
盡管如此,受疫情影響,有幾個月不得不停工。同時,由于項目類型相對特殊,當地政府、電網的各項手續批文審核愈加嚴格仔細,直到2023年2月6日,歷經一年多時間,電站終于成功并網發電。
“當時拿到批文時,我的手止不住地顫抖,內心很激動,第一時間將文件掃描發回項目現場。”現任中核匯能白銀匯核光伏電站站長的狄國鵬回憶道。“也不是非要在晚上才能并網,而是參與這個項目建設的人都不想等了。雖然大家沒有把這種激動之情宣之于口,但是當天大家眼里都閃爍著亮光,既然滿足條件了,就只想盡快推進。”
“我記得是當天下午4點多收到的批復掃描件,晚上7點多時,現場就完成前期各項檢查和準備工作,開始并網操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白銀匯核光伏電站運行值班員閆泓錦說。
深部銅礦廢石場100MW光伏發電項目位于白銀深部銅礦廢石場內,距白銀市北約13公里,礦區有專線鐵路、公路與白銀市區相通,交通條件十分便利。項目額定裝機容量100MW,配套建設一座110kV升壓站及送出工程,運行期間平均年上網電量約1.5億千瓦時,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超過1500小時,每年可減少燃燒標準煤約4.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2萬噸、二氧化硫超過1200噸、煙塵超過510噸。
作為2021年度甘肅省與中央企業的合作項目之一,該項目也是白銀集團2021年度與央企合作的唯一項目,創新探索構建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新模式,不斷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思路,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023年7月初,在光伏電站并網發電5個月后,王勝利又一次去了項目現場,有了文章開頭時的感觸。
中核集團礦區光伏項目治理前
中核集團礦區光伏項目治理后
沐光同行 科學治理期未來
“雖然光伏電站建設解決了廢石場一部分土地污染的問題,但受多重因素所限,要達成‘綠色礦山’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王勝利介紹。
那么,下一步怎么走呢?
“在光伏電站場區內設置微生物修復試驗田的項目已經取得批復。”羅立海興奮地說。
根據蘭州大學和甘肅省科學院的前期調查,白銀礦山的廢礦巖石類型為千枚巖、火山灰沉積巖等,一些廢石堆(尾礦)上能較好地生長當地植物,且在相對較短時間內覆蓋度很高,甚至比周圍原始黃土坡和礦山基巖上的植物生長狀況還好。因此,通過微生物地球化學原位礦化強化技術,可以促進重金屬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中礦化,減少重金屬污染物的遷移擴散,降低重金屬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中的毒性,同時一些微生物可以加速礦山廢石堆(尾礦)的風化速度,進而快速形成黃土高坡包圍的綠洲和花海。
基于此,中核匯能與白銀集團密切溝通合作,建立試驗田,通過對深部銅礦廢石場的踏勘論證,結合蘭州大學環境資源學院主創的微生物修復技術,創新性引入“無土噴播的微生物原位礦化防治技術”“多固廢協同微生物地球化學原位礦化防治技術”治理技術,充分利用光伏項目中光伏板的遮蔭作用和沖洗水有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植被健康生長的特點。待選取微生物修復效果得到驗證后,根據光伏項目的盈利情況,將微生物修復在全廢石場區域推廣實施。
“由于白銀的這個項目比較成功,在本溪市平山區,我們將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合作,開展‘20萬千瓦光伏+采煤產業治理’項目,進一步推廣實踐優秀經驗。”羅立海介紹。
有色金屬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涉及固體廢物風險管控、重金屬污染防治、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等諸多領域,關系著我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是“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任務。中國核電將堅決秉持初心使命,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積極踐行“強核報國,創新奉獻”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大力發揮新能源產業優勢,增強產業開發投資力度,與廣大戰略合作伙伴深化合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綠色中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當時這里就像火星表面一樣,到處是堆了幾十米厚的廢礦渣。現在距離這個光伏發電廠并網發電不過五個月時間,一部分植物已經長起來了,包括紅柳這種小灌木,有的光伏板下面甚至有苔蘚。以前研究的時候,都認為光伏電站對這里生態環境的修復只是理論上有一定作用,但沒想到作用這么大。”看到甘肅省白銀深部銅礦廢石場短短5個月的變化,蘭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王勝利感慨道。在深部銅礦停坑41年后,從衛星地圖上俯瞰,這里已經從白銀市的一個“瘡疤”變成了一片藍色的海洋。
一號廢石場原始地貌
治理后的地貌
追光而遇 志同道合謀興業
王勝利提及的白銀市深部銅礦露天礦是我國大型有色金屬礦山,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較大規模露天開采活動,造成了礦山環境生態破壞,引發了礦區大氣、水、土壤環境污染,對礦區居民生活環境質量、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均造成了影響,也制約了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解決這個問題,從2013年起,我就作為白銀集團(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專家,圍繞這個廢石場、尾礦庫等廢棄跡地生態環境修復與科學施策開展研究,尋找礦山企業綠色發展突破口。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試圖尋找一個適合的方案,但一直沒有成功。”甘肅省科學院研究員、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外聘導師劉金鵬在談及修復深部銅礦生態環境時說。
2019年12月,中核匯能和白銀集團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開發建設深部銅礦廢石場100MW光伏發電項目,因地制宜進行生態環境治理和產業開發深度融合,推進白銀礦山區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解決。羅立海是白銀深部銅礦廢石場100MW光伏發電項目牽頭人。
“根據集團公司黨組指引的方向,我們想在發展新能源的同時,給地方做點實實在在的貢獻,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區域綠色發展,履行社會責任,體現央企擔當。”羅立海回憶在廢石礦上建立光伏電站的初衷時提到。
隨后,中核匯能甘肅公司聯合甘肅省科學院、蘭州大學多次對深部銅礦廢石場進行踏勘論證,形成了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綜合利用深部銅礦廢石場的初步設想。
“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以加快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為目的的合作模式是一種新的環境治理思路,有效解決了地方政府環境治理資金鏈的問題。”劉金鵬介紹,“同時‘光伏+廢石場’模式,不僅可以合理利用采礦區廢石場地,具備一定經濟效益,還將提高礦區和周邊群眾生活環境質量。廢石場整平后,在上面覆蓋鋪設的光伏板可有效降低水分蒸發量、減少地表水下滲。這對后期板下植草綠化、恢復礦區生態環境非常有力。”
三號廢石場原始地貌
治理后的地貌
逆光而上 攻堅克難建工程
“黑灰色的廢礦石遍布每一個角落,有的地方露出土地本身的黃色,有的坑洼里積了一些紫紅色的雨水。”初次來到廢石場且第一次參與光伏電站建設前期土地平整工作的閆泓錦說。
2021年10月,光伏電站開工。為完成年底建設任務,中核匯能甘肅公司項目團隊先行開展廢石場平整治理,僅用25天就完成了2500畝場地平整,具備光伏項目建設條件。當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關鍵時期,中國核電黨委統籌部署,項目團隊全力協調組織各方資源,全體參建人員廢寢忘食,于2021年11月11日正式開工基礎澆筑。
接到羅立海報喜電話的劉金鵬,當時甚至不太敢相信這個消息。按照他的判斷和估算,這個項目僅土地平整工作就需近1年時間,而現在只用了25天。為此,他還特地去現場親眼證實。當天,羅立海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有圖片,只有文字——“實干興邦”。
光伏電站的建設施工總體規劃體現出布置緊湊、用地集中節約的特點,有效確保了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環節有序推進。
盡管如此,受疫情影響,有幾個月不得不停工。同時,由于項目類型相對特殊,當地政府、電網的各項手續批文審核愈加嚴格仔細,直到2023年2月6日,歷經一年多時間,電站終于成功并網發電。
“當時拿到批文時,我的手止不住地顫抖,內心很激動,第一時間將文件掃描發回項目現場。”現任中核匯能白銀匯核光伏電站站長的狄國鵬回憶道。“也不是非要在晚上才能并網,而是參與這個項目建設的人都不想等了。雖然大家沒有把這種激動之情宣之于口,但是當天大家眼里都閃爍著亮光,既然滿足條件了,就只想盡快推進。”
“我記得是當天下午4點多收到的批復掃描件,晚上7點多時,現場就完成前期各項檢查和準備工作,開始并網操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白銀匯核光伏電站運行值班員閆泓錦說。
深部銅礦廢石場100MW光伏發電項目位于白銀深部銅礦廢石場內,距白銀市北約13公里,礦區有專線鐵路、公路與白銀市區相通,交通條件十分便利。項目額定裝機容量100MW,配套建設一座110kV升壓站及送出工程,運行期間平均年上網電量約1.5億千瓦時,年等效滿負荷小時數超過1500小時,每年可減少燃燒標準煤約4.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2萬噸、二氧化硫超過1200噸、煙塵超過510噸。
作為2021年度甘肅省與中央企業的合作項目之一,該項目也是白銀集團2021年度與央企合作的唯一項目,創新探索構建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新模式,不斷創新綠色高質量發展思路,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023年7月初,在光伏電站并網發電5個月后,王勝利又一次去了項目現場,有了文章開頭時的感觸。
中核集團礦區光伏項目治理前
中核集團礦區光伏項目治理后
沐光同行 科學治理期未來
“雖然光伏電站建設解決了廢石場一部分土地污染的問題,但受多重因素所限,要達成‘綠色礦山’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王勝利介紹。
那么,下一步怎么走呢?
“在光伏電站場區內設置微生物修復試驗田的項目已經取得批復。”羅立海興奮地說。
根據蘭州大學和甘肅省科學院的前期調查,白銀礦山的廢礦巖石類型為千枚巖、火山灰沉積巖等,一些廢石堆(尾礦)上能較好地生長當地植物,且在相對較短時間內覆蓋度很高,甚至比周圍原始黃土坡和礦山基巖上的植物生長狀況還好。因此,通過微生物地球化學原位礦化強化技術,可以促進重金屬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中礦化,減少重金屬污染物的遷移擴散,降低重金屬污染物在環境介質中的毒性,同時一些微生物可以加速礦山廢石堆(尾礦)的風化速度,進而快速形成黃土高坡包圍的綠洲和花海。
基于此,中核匯能與白銀集團密切溝通合作,建立試驗田,通過對深部銅礦廢石場的踏勘論證,結合蘭州大學環境資源學院主創的微生物修復技術,創新性引入“無土噴播的微生物原位礦化防治技術”“多固廢協同微生物地球化學原位礦化防治技術”治理技術,充分利用光伏項目中光伏板的遮蔭作用和沖洗水有利于微生物大量繁殖、植被健康生長的特點。待選取微生物修復效果得到驗證后,根據光伏項目的盈利情況,將微生物修復在全廢石場區域推廣實施。
“由于白銀的這個項目比較成功,在本溪市平山區,我們將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合作,開展‘20萬千瓦光伏+采煤產業治理’項目,進一步推廣實踐優秀經驗。”羅立海介紹。
有色金屬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涉及固體廢物風險管控、重金屬污染防治、土壤與地下水污染防治等諸多領域,關系著我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是“十四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任務。中國核電將堅決秉持初心使命,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核工業精神,積極踐行“強核報國,創新奉獻”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大力發揮新能源產業優勢,增強產業開發投資力度,與廣大戰略合作伙伴深化合作,為建設美麗中國、綠色中國,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