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能源革新的重要載體之一,在利用非化石能源電力、提升電氣化率方面具備廣闊應用潛力,是電力的重要補充。近日,又一地提出了氫能產業的規劃指導,指出產業規模將在2027年達到3000億元,這對行業再次構成利好。
01 廣東提出氫能產業,建設目標將達3000億
發展氫能產業是實現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且對于改善我國能源結構、推動交通領域低碳轉型以及提升重點產業國際競爭力和科技創新力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
在此背景下,廣東近日印發《加快氫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行業發展又一次點明方向。
《意見》提出,到2025年,氫能產業規模實現躍升,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超1萬輛,年供氫能力超10萬噸,建成加氫站超200座,氫氣供應體系持續完善,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產業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到2027年,氫能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
除廣東外,近期我國氫能政策密集落地,綠氫在電力、煉化、航空等領域的應用以及長距離輸氫規劃不斷明確。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電力系統穩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積極推進新型儲能建設,充分發揮氫儲能等各類新型儲能的優勢,結合應用場景構建儲能多元融合發展模式,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和綜合效率。
興業證券指出,綠氫的發展將進一步刺激下游儲運環節,技術迭代空間大。
02 政策路線清晰,行業利好不斷
作為重要新能源之一,氫能產業需求巨大。機構預計到2060年,我國氫能需求可達1.3億噸,其中工業需求占比約60%,交通運輸領域達到31%。
在需求刺激下,氫能行業也受到我國高度重視,政策路線逐漸清晰。回顧2022年的氫能政策,從頂層到地方政策不斷疊加,政策框架不斷完善,體系漸趨豐富。目前的政策框架大致可分為三個維度:產業頂層設計;正在推行的燃料電池示范應用補貼政策;以及各地方的氫能產業政策規劃。其中,補貼政策一般糅合進各地方出臺的產業規劃里。
頂層設計上,國家發改委2022年3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體現出政策對未來氫能產業的發展定位,也明確了政策鼓勵的應用場景和領域,勾勒出氫能中長期藍圖,有助于強化投資者對氫能產業發展信心,提振產業參與者的長期預期。
地方層面上,各地政策陸續推出。例如,上海城市群2021年率先落實了2025年推廣規劃與補貼細則;2022年8月,廣東省的推廣規劃與補貼細則出臺,如今廣東又一次迎來產業指導意見,可見當地對氫能的重視;此外,河北、河南分別于2021年8月和2022年9月明確了省級推廣規劃。
總體而言,目前我國氫能政策東風強勁,國內政策框架逐步完善。
03 產業鏈上市公司各有側重
中信證券指出,我國政策對氫能支持力度不減,國外對氫能產業的規劃也在繼續擴張,加上歐盟碳邊境關稅機制的正式實施,綠氫對工業領域的減碳作用更加重要,因此持續看好氫能行業長期前景。
目前主業涉及氫能的部分上市公司梳理如下,產業方面各有側重。
億華通(688339.SH):公司在A股與H股兩地上市,是一家專注于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億華通入選了國家能源局“十四五”第一批“國家能源研發創新平臺”燃料電池賽道的牽頭單位名單,搭載公司產品的燃料電池汽車已在北京、張家口、上海、成都、鄭州及唐山等多個城市投入運營。
隆基綠能(601012.SH):作為光伏龍頭,隆基在綠氫產業方面亦有布局。隆基綠能控股子公司隆基氫能截至2022年末電解槽產能達到1.5GW;今年上半年出貨電解槽17臺。目前隆基氫能電解水制氫設備產能位居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行業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