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恒杰·丁香花園小區的居民們迎來“一樁微幸福”。小區里的電動自行車棚改造建設項目順利完工,不僅更智能、更安全,電動車和充電樁配比也上升到2:1,停車更加方便了。除此之外,充電的價格還十分親民,1元能充4個小時。
圖說:新修建的電動車集中充電點,便宜、方便、安全。新民晚報記者曹博文 攝(下同)
位于松江區廣富林街道的恒杰·丁香花園小區是一個房齡約16年的新城“老小區”。小區內空間較為復雜,集多層、小高層、聯排、獨棟別墅為一體。丁香居民區黨組書記萬明告訴記者,由于規劃建設較早,原有的非機動電瓶車露天停放充電點只有5個,充電端口總數為75個,難以滿足小區內400輛非機動車的充電需求。由于充電口“供不應求”且有老化情況,小區里“飛線充電”“電瓶入戶”現象時有發生。因為專門非機動車停車位規劃不足,許多居民停車“見縫插針”,不時堵塞消防通道,還造成電動車和汽車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小區88號-89號樓架空層區域原始規劃為公共活動區域,但實際被近100 輛非機動電瓶車停放,安全隱患較大。
近年來,非機動電動車安全整治成為社區治理的重點。去年底,社區就在街道安監辦的幫助下對小區18部電梯全部安裝了智能梯控設備,啟用后,這些設備有效防止了部分居民將電瓶車推進樓道。然而解決電瓶車停放充電難題則更加要緊。
為了回應小區居民對于增加停車點位的迫切需求,居民區“三駕馬車”通過多次調研、協調和征詢公示,最終決定在小區88號小高層樓道東側空地建設1處非機動電瓶車停車棚,預計可停放150輛非機動車,按2:1的配置,設置80個智能充電口,從而解決附近5幢10個樓道居民的非機動車停放及充電難題。疏堵結合下,原架空層停放電瓶車全部清出,居民們就近充上了電。不僅如此,小區其他四個集中原有集中充電點位近日也改造完畢,擴充了容量,能為超過200輛電動自行車充電。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充電樁點位就設在樓棟門口,可謂十分方便。記者了解到,為了設置這些充電樁,小區還對內部道路空間,機動車停車位進行了統籌調整,將有限的空間最大利用。
圖說:小區架空層清空整治后居民不再違規停放。
除了停車棚等硬件設施的建設,社區還采取其他措施輔助電動車的治理工作,比如利用社區微信公眾號、社區居民群、電子屏宣傳等平臺向居民深入宣傳非機動車胡亂停放、違規充電的消防風險;組織物業人員清理架空層停放車輛,引導居民規范停車;加強社區平安志愿者巡邏巡查;在臨時停放場所配置消防滅火器等。
多管齊下,疏堵結合,技防與人防并舉,這些多樣化社區治理手段的背后,是社區基層干部以居民需求為工作方向的服務精神和研究問題攻克難關的不懈努力。“社區治理中有許多矛盾,不能解決了這個矛盾,又產生了新的,我們追求的一直是個最優解。
圖說:新修建的電動車集中充電點,便宜、方便、安全。新民晚報記者曹博文 攝(下同)
位于松江區廣富林街道的恒杰·丁香花園小區是一個房齡約16年的新城“老小區”。小區內空間較為復雜,集多層、小高層、聯排、獨棟別墅為一體。丁香居民區黨組書記萬明告訴記者,由于規劃建設較早,原有的非機動電瓶車露天停放充電點只有5個,充電端口總數為75個,難以滿足小區內400輛非機動車的充電需求。由于充電口“供不應求”且有老化情況,小區里“飛線充電”“電瓶入戶”現象時有發生。因為專門非機動車停車位規劃不足,許多居民停車“見縫插針”,不時堵塞消防通道,還造成電動車和汽車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小區88號-89號樓架空層區域原始規劃為公共活動區域,但實際被近100 輛非機動電瓶車停放,安全隱患較大。
近年來,非機動電動車安全整治成為社區治理的重點。去年底,社區就在街道安監辦的幫助下對小區18部電梯全部安裝了智能梯控設備,啟用后,這些設備有效防止了部分居民將電瓶車推進樓道。然而解決電瓶車停放充電難題則更加要緊。
為了回應小區居民對于增加停車點位的迫切需求,居民區“三駕馬車”通過多次調研、協調和征詢公示,最終決定在小區88號小高層樓道東側空地建設1處非機動電瓶車停車棚,預計可停放150輛非機動車,按2:1的配置,設置80個智能充電口,從而解決附近5幢10個樓道居民的非機動車停放及充電難題。疏堵結合下,原架空層停放電瓶車全部清出,居民們就近充上了電。不僅如此,小區其他四個集中原有集中充電點位近日也改造完畢,擴充了容量,能為超過200輛電動自行車充電。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些充電樁點位就設在樓棟門口,可謂十分方便。記者了解到,為了設置這些充電樁,小區還對內部道路空間,機動車停車位進行了統籌調整,將有限的空間最大利用。
圖說:小區架空層清空整治后居民不再違規停放。
除了停車棚等硬件設施的建設,社區還采取其他措施輔助電動車的治理工作,比如利用社區微信公眾號、社區居民群、電子屏宣傳等平臺向居民深入宣傳非機動車胡亂停放、違規充電的消防風險;組織物業人員清理架空層停放車輛,引導居民規范停車;加強社區平安志愿者巡邏巡查;在臨時停放場所配置消防滅火器等。
多管齊下,疏堵結合,技防與人防并舉,這些多樣化社區治理手段的背后,是社區基層干部以居民需求為工作方向的服務精神和研究問題攻克難關的不懈努力。“社區治理中有許多矛盾,不能解決了這個矛盾,又產生了新的,我們追求的一直是個最優解。